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推动总量稳结构优质量升争当油气主力军2025年02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聂晓炜
聂晓炜 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强调,油气业务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这是集团公司党组对油气生产单位寄予的厚望。江汉油田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部署,将以建设行业领先现代油公司为牵引,聚焦“万千百”和油气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争当油气业务主力军,在“总量稳、结构优、质量升”的转型进程中赢得战略主动,为筑牢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压舱石贡献江汉力量。 拓展一体化深度广度,持续完善推动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坚决贯彻集团公司关于大上游一体化工作部署,通过完善方案设计优化、均衡生产运行、市场化运营、“四提”成果迭代、联动考核和成果共享“五大机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聚焦重点增储阵地和突破领域,油气并举、常非并进、一体统筹,全力打造红星千亿方页岩气、复兴亿吨级页岩油气、老区千万吨级碳酸盐岩3个规模增储阵地,努力培育鄂西页岩气资源接续阵地。大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持续增强涪陵老区稳产能力,确保复兴页岩油气达到效益建产能力,加快红星地区产建接替,实现天然气快上产。大力推进科研生产一体化,围绕现有储量高效动用和低品位储量效益开发,推进科技需求管理焕新升级,拓展“四提”“五化”成果。大力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统筹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一体优化,推动“三大计划”深度融合,完善“一仓四库”项目管理,抓好全生命周期油气藏经营管理,全力确保油气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 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效能,不断巩固推动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建好用好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示范基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开展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页岩气提高采收率等国家重大专项申报与实施,构建战略性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原创技术供给能力。坚持以“用”为导向引领科技创新方向,探索建立“四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人才、资金等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坚持以解决生产需求为导向,优化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健全科委会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研发管理流程,全面推进项目团队管理,充分发挥专家队伍作用,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成果评价机制和更为精准的量化考核机制,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用好内外部科研力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加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和新装备引进,加快完善以油田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矩阵,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管理方式变革优化,全面构建推动油气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模式。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竞争力,全面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优化组织绩效指标体系、考核模式、目标确定机制,构建从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的组织绩效考核机制和分配体系。推进岗位和制度标准化建设,迭代升级标准化岗位清单,推动岗位责任落实。完善以输入问题和管理缺陷为发端、以输出“制度+流程+标准”作业指导书为末端、以风险减值和隐患清零为目标的工作流程,实现解决问题闭环管理。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干部“5分制”管理,推行专业技术职位任职资格管理,完善以价值创造为牵引的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机制,建立以岗位合同推动岗位流动、以岗位流动推动人力资源优化的活水机制。聚焦现代油公司建设方向,推进数智化条件下采油气单位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业务流、数据流、价值流、监督流“四流合一”,推动劳动组织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作者为江汉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江汉油田分公司代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