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开创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建设新局面2025年02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庆生
张庆生 中原油田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始终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责主业,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切实扛稳端牢能源饭碗的职责使命,奋力开创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建设新局面。 强化高品质油气勘探增储。中原油田将坚持“规模增储保矿权、战略突破拓场面、战略准备谋长远”的方针,不断提高物探地质工程一体化水平,努力实现扩资源大突破、新领域大发现。在“5个增储新区带”,力争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00万吨,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千万吨,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200亿立方米。在“3个规模增储新领域”,加快突破东濮前梨园页岩油高效勘探和开发效益关,推进东濮西斜坡深层煤层气风险勘探突破,加强内蒙古“两干”砂砾岩储层描述,强化拐子湖缝洞型潜山技术集成攻关,形成千万吨级增储场面战略突破。持续拓展资源接续新阵地,加快川东北“探转采”步伐;加强南华北地区4个新区块评价部署,尽快见到成效;加大内蒙古混积岩、东濮浅层油气藏等5个领域风险勘探力度,努力实现新突破;加强企地合作、“中-中”合作,持续推进东濮周边煤层气、川东北常规油气规模扩大,不断夯实油气资源接续基础。 强化高效益油气开发增产。中原油田将着力提升储量动用率、采收率、油气水井利用率,大力提高效益开发、精细开发、科学开发水平,持续积累成本优势,全力保持油气增产增效势头。高效推动原油产量稳升,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实施22个难动用储量开发项目,深化难动用储量开发,进一步增加可采储量。加大老区治理力度,推动重点治理单元产量进一步提升,油田自然递减控制在9%以内。不断扩大三采规模,努力提高三采技术支撑能力。高效推动天然气量效齐增,力争实现普光海相落实可动用储量37亿立方米、新建产能5亿立方米目标,大湾研究水淹区综合递减控制在10%以内;推动东濮老区天然气产量稳中有升;高效实施通南巴产建方案,强化钻井提速、压裂增效,实现通南巴快速上产;陆相页岩气加快井组评价,海相页岩气加快先导试验,有效落实开发技术政策,确保突破成井关、效益关。 强化高价值科技创新赋能。中原油田将更加突出创新成果价值贡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十四五”收官年科技攻关,提升油气保供科技成色。加快国家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争实现酸性气等领域技术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保持高端引领优势。强化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和“十条龙”项目攻关,有力支撑通南巴须家河组致密气产能建设。探索建立博士后集群作战模式,加快突破页岩气降本等技术卡点。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健全厂院部成果转化机制,新增南华北盆地新区勘探、智慧油气田两大攻关领域,分批推动科研项目纳入“三大计划”运行,确保科研攻关与勘探开发同步部署,成果转化与生产配套投资联动使用,确保成果转化率在92%以上。突出抓好气田注气补能等4个集团公司“双链融合”项目,着力建成通南巴致密气高效建产等成果转化示范区,进一步增加天然气动用储量。深入推进智慧油气田建设,扎实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化数据质量治理,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潜力。建设国内上游数智化业财融合引领工程,大幅提升油气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以数智赋能助推油田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原油田分公司代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