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天空飘来一片“云”2025年02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阎茹钰 张昱旻 于 佳
孙育涛 王 迪
本报记者 阎茹钰 张昱旻 于 佳 通讯员 孙育涛 王 迪 2月3日正月初六,立春,山东东营沐浴着冬日暖阳。10时,一大片云飘过,遮挡了部分阳光。这看似平常的天气变化,却让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主控室的工作人员紧张起来。 窗外,云卷云舒;主控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当值的值长魏大乡神色专注,紧盯屏幕上的发供电一体化负荷曲线变化,不停发出调控指令。 “1号机组,负荷急涨10兆瓦”“4号机组负荷急涨25兆瓦”“燃料部及时调整各机组入炉煤质”“机组负荷调整,灰水部注意环保排放控制”……当负荷曲线渐渐稳定,他才长长舒了口气。 “天空飘来一片云,光伏发出的绿电量就会瞬间降低。为了保证电网供电稳定,火力发电要通过调峰手段,快速补上绿电波动产生的缺口。”魏大乡向记者介绍的同时,视线一刻不敢离开负荷曲线图。 工作了10余年的魏大乡发现,电厂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厂以前是“电量型电源”,员工只需埋头苦干,多发电、满发电;现在,新能源并网后,电厂变成了“调节型电源”,员工需要“抬头看天”,巧发电、优发电,“既要随时为绿电让出赛道,又要保障油田电力充足供应”。 然而,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大,稳定性较差,绿电和煤电在电网中如同潮水涨落,此消彼长、难以预测。 “自从有了新能源,我们最怕的不是晴天,也不是阴天,而是多云。云一来就得赶紧踩‘油门’,多烧煤,提高煤电发电量;云一散开,再赶紧踩‘刹车’,少烧煤,减少煤电发电量,为绿电让路。”魏大乡感慨万分。 他感觉新能源就像家里的“熊孩子”,替它处理突发状况,为它的成长“兜底”。“春节期间,我们更要精准跟踪负荷曲线进行调峰,高效保障油田生产用电和居民供热,让家里暖暖和和、亮亮堂堂地过年。” 这片“云”,带来的不光是阴晴变化、发电方式转变,也是传统能源行业在新能源冲击下的主动求变。 作为全国最大的企业自备电网之一,供暖季期间,胜利发电厂机组调峰能力达到36%。2024年,胜利油田实现5.87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全额消纳,为油气生产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绿色动力。 “天气有阴有晴,只有学得多了,遇到事才能不慌。”入职不久的“00后”员工魏潇帅,看到同事熟练应对复杂调峰情况,打算下班后再去仿真机上模拟操作几遍,争取早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操作员。 记者离开主控室时,云散天明暖阳出。距离发电厂1公里处,近7万块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映照着油田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光明前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