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鲁油鲁炼育新机2025年02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 欢 马 玲 张 莹 黄嫣然
刘芳芳 蔡廷永
本报记者 张 欢 马 玲 张 莹 黄嫣然 刘芳芳 蔡廷永 瑞雪绵绵启新春。踏着山东淄博今年的第一场雪,记者走进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数据实时更新,调度指挥人员紧盯屏幕,严密监控风雪天气下装置生产运行情况。 一个多月前,齐鲁石化鲁油鲁炼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启动。“我们根据项目管理安排,在保障现有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有序建设新装置。”胜利炼油厂副经理杨春剑告诉记者。 作为山东省和中国石化重大工程项目,该项目将进一步优化原料供应和产品结构,推进“油转化”“油转特”进程。项目建成后,齐鲁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增加到16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100万吨/年,新增高端碳材料产品62万吨/年,进一步积累高端跃升势能。 进入胜利炼油厂厂区,雪越下越密,为银白色的炼塔覆上一层新装。“新的炼油装置将在炼油厂原址建设,现在看到的部分老旧装置将被拆除,替换为生产工艺更先进的设备和装置,让老厂区焕发新生机。”杨春剑边走边为记者介绍。 在炼油“龙头”装置——第4常减压装置区内,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于江涛像往常一样带着徒弟刘宗迪进行巡检,查看各项仪表数据,橘黄色的安全帽上积了一层新雪。 “师傅就是第4常减压装置的‘活地图’,有什么问题问他,他闭眼都能说出答案。”刘宗迪谈起于江涛,充满敬仰。 于江涛在齐鲁石化工作了31年,对鲁油鲁炼项目充满了期待:“我亲眼见证常减压装置一代比一代技术更先进、能耗更低,希望能将自己30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应用到新项目中,把新装置设计建设好,为新装置培养好年轻人。” 短暂交流后,于江涛和刘宗迪又冒着风雪,一前一后走向下一个巡检点。 当前,齐鲁石化各部门正紧密配合做好项目准备,共同向着“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总目标迈进。 在鲁油鲁炼项目管理部,项目控制部经理李聿营刚结束项目推进会,统筹协调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环节总体进度;在项目管理部设计技术部,员工正加快推进工艺包编辑及审查,开展基础设计招标前准备工作;在物资装备中心,采购工作组副组长刘冬正梳理谋划项目关键设备,调研市场,编制“一设备一方案”…… 记者离开齐鲁石化时,雪霁初晴,阳光洒在鲁油鲁炼项目部分已平整好的土地上。未来,新装置将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齐鲁大地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