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让AI成为科研的加速器

2025年01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 圣
16.8K

    黄 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解决了传统科研工作周期长、成本高、实验复杂度高等诸多难题,为企业的科研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数据智能挖掘,缩小盲试范围。AI技术能够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从海量的学术文献、实验数据、专利资料中,精准且迅速地收集新材料方向的信息。同时,能够对这些繁杂数据进行深度“清洗”,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揭示材料成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精准模拟预测,降低实验风险。科研开发的实验环节往往耗时费力、成本高昂,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以AI为驱动的模拟技术,能够借助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等理论基础,构建高精度的材料模型,模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借助前期的虚拟实验,不仅能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实验成本,还能在实际制备前发现潜在问题,规避实验风险,为新材料从理论走向应用架起快速通道。

    智能创新辅助,跨越学科局限。AI能够通过对大量已有材料和技术的学习,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学科壁垒,从全新视角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思路。同时,AI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反向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人机协同,能够充分发挥AI的数据处理与逻辑分析能力及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创造力,实现“1+1>2”的创新效果,为新材料领域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