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安徽池州石油开展人才“铸剑行动”,激励青工提升技能水平,扎根一线向上成长,为企业持续远航注入活力

把青年人才打造成管理精英

2025年01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宗奎
16.8K

    孙宗奎

    1月8日,安徽池州石油95后片区经理张琪全身心投入工作,穿梭在20座加能站之间,逐一自校276把油枪,一一核对700多处要害部位的封签。她说:“这项工作,是为即将开始的春节保供筑牢根基。”入职5年来,张琪扎根一线4年多,从青涩懵懂的加油员起步,逐步成长为片区“掌舵人”。张琪的成长轨迹,无疑是池州石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池州石油精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开展人才“铸剑行动”,全力推动师带徒培养计划,激励青工提升技能水平,扎根一线向上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对于自主引进的人才,池州石油按照“加能站岗位锻炼测评、县片区日常管理考核、市公司跟踪培养考察”的模式,建立市、县、站三级跟踪培养机制,精耕细作育才沃土。

    池州石油指定专门的导师和大师傅传帮带,实施师带徒培养规划,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制定新进大学毕业生“三段式”培养实施方案,安排他们历练技能,按照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管理序列三个阶段有序培养,帮助其快速、全面、有效适应库站各维度工作。

    “2021年至今,我们成功帮助16对师徒签约,圆满完成了6个批次的‘三段式’培养锻炼,为库站一线培育了一批有朝气、会管理、懂操作的青年管理骨干。”池州石油人力资源部经理朱娟娟介绍。

    为促使新进大学毕业生尽快胜任库站管理岗位,池州石油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分层次、分专业、分模块开展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培训。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池州石油通过“线上+线下”、“送出去、引进来”、实操训练等方式,组织精干师资力量开展精准指导,有效筑牢“三支队伍”(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技能操作队伍)建设根基。

    依托零售和油库技能竞赛,池州石油还组织青年骨干参加各岗位技能提升训练,引导青工参加技能操作序列职业技能认定,鼓励大家争做知识型、专业型复合人才。

    2024年,人才“铸剑行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参训员工达125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计量、化验、储运、物流、收银、营销等10余个方向。目前,池州石油“三支队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比达18%。

    “到一线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历届入职池州石油大学毕业生的共同经历,也是该公司开展人才“铸剑行动”的措施之一。

    池州石油坚持以“三基”工作为主线,持续深化人才强企战略,加大自主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育方式,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为青年人才的职业晋升创造条件。除了张琪,还有许多青年人才入职池州石油后主动请缨下沉到库站,通过一线磨炼快速成长走上管理岗位。

    目前,池州石油已成功培养95后片区经理1名、片区经理助理2名、站经理4名、后备站经理9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