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小年到蒸饽饽2025年01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江涛
■坐标:山东威海 ■年俗:小年,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剪窗花、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 刘江涛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常说过了小年就是年,由小年始,家家户户都进入了为迎接春节作准备的“忙年”阶段。 每年这天,除了扎“稻草掸”搞卫生、擦门窗,最让父母乐不可支的,就是蒸花饽饽。 刚进腊月,老两口就呼朋引伴,骑着自行车赶到磨坊,将当年捡的百十斤麦子,磨出白生生的面粉来。 “恁看,石磨碾,麦芽香,蒸馍俊,嘛嘛香。”母亲一边倒着袋子,一边给老朋友叨叨着。 “老太太,面发啦,吃了饭,一起弄。”不到10点,一切收拾停当,父亲就喊着母亲一起蒸花饽饽。 父亲穿上白大褂,戴上套袖,一副神气十足的大厨模样。“面发得再好,得先像练功夫一样,前后左右力气合适地揉面,让面团充分释放出筋力和弹性。”父亲比画着,唠叨着。 80岁的老父亲,原是修井作业一把好手。凭着一身老中医般“望闻问切”的功夫,油管腐蚀、断裂和接箍上扣顶翻边等问题都难不倒他。如今搞起花饽饽来,竟也有模有样。 一旁的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父亲眨眨眼,示意母亲歇歇,让我帮忙打下手,他好将练就的一身功夫显摆显摆。 第一步,揪面。将大面团揪成一个个匀称的小面团,不要拖泥带水,边拽边收。第二步,揉面。得力道适中,一个个面剂子就像一个个宝儿,可得拿捏好。第三步,就是绣花功夫了。你看,有的面团变成了石榴,有的做成元宝,还有的…… “噢,天,老爷子,都说五十不学艺,咱家80后真中哦。”看着父亲点点滴滴绣花般摆弄,我也没了心思学手艺,早拿起手机,抓紧留下这难忘瞬间。 母亲哪里歇得住,早就趁我让开的当儿,和老伴儿争分夺秒干起来。母亲一辈子不是为一线师傅做大锅饭,就是围着自家锅台转,面点手艺自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就让一个个面剂子魔法般变成咧嘴笑的小石榴,再摇身一转,变成了金灿灿的大元宝。 “灶老爷,蒸了饽饽,煮汤圆,你多吃哦,牙齿粘粘牢,见了玉帝多言好,来年保佑人间丰衣足食……”只听母亲边做花饽饽,边虔诚地念叨。 “饽饽开锅了,起锅!” 小年一过,除夕在望,幸福的年滋味就在这圆润饱满的花饽饽里变得更加浓郁。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