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

2024年11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孔欣怡 高珊珊
16.8K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孔欣怡 高珊珊  

    今冬明春供暖季我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资源可能存在短时紧张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供需基本面及价格的不确定性较2023年有所下降。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形势总体稳定,但国际气价仍处于历史相对中高位,气温和地缘政治形势发展仍将是影响冬季气价的不确定因素。

    需求方面,预计供暖季期间我国天然气需求在2116亿~2128亿立方米,比2023年增长6.6%~7.3%。主要受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宏观经济,预计后续经济水平持稳;二是气象方面,预计冬季全国气温仍整体偏暖,但受拉尼娜现象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偏冷,叠加冷空气、寒潮等极端天气干扰,供暖需求存在短时增长的可能;三是能源替代,预计煤炭市场整体平稳,煤炭对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冲击在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四是价格方面,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利润率仍偏低,导致企业对成本的敏感性整体偏高,目前多数地区非居民用气价格仍较前几年水平偏高,下游用气积极性偏弱,市场增量气需求有限。

    分领域看,供暖季主要需求变化领域是城市燃气、工业和发电。城市燃气领域,预计消费在1018亿~1026亿立方米,比2023年增长5.3%~6.1%,除气温影响外,华中、华东地区等非煤改气用户壁挂炉保有量持续增长,用气人口增加为城市燃气需求提供支撑。冬季煤炭拉运需求增长,LNG重卡运营量有望保持高位,但若今冬明春柴油价格重回经济性区间,加气站需求或有萎缩。工业领域,预计用气需求在690亿立方米左右,比2023年增长8%,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间,我国工业环境整体持稳,同时年底正值企业赶工阶段,预计用气需求短时增长。若遇极寒天气,工业领域大概率将实行有序用气,对需求有一定抑制。发电领域,预计用气需求在290亿~294亿立方米,比2023年增长10.3%~11.8%。供暖季正值枯水期,西南地区水力发电出力有限,华南和华东地区也存在出现短时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可能,气电存在一定调峰预期。今年仍有部分燃气新机组待投产,预计投产后气电消费仍有增长空间。

    供应方面,国产气保持较快增长,管道气进口呈现季节性下降,LNG进口量同比增长,预计供暖季可形成供气规模1938亿~1950亿立方米(总供应量,不含储气库工作气量),比2023年增长6%~6.7%。国产气方面,供暖季气田季节性增产,预计产量在1086亿立方米左右,比2023年增长3.8%。煤制气方面,预计产量在31亿立方米左右,比2023年增长0.8%。进口管道气方面,中亚管道供气量在冬季有下降预期,预计供暖季管道气进口330亿立方米左右,比2023年增长11.7%,同比增幅较高,主要由去年低基数导致。进口LNG方面,当前国际LNG现货价格同比变化不大,LNG长协进口较为稳定,LNG供应同比增长,估计LNG进口量在516亿~529亿立方米,比2023年增长7.4%~10%。其中,长协资源392亿立方米、现货资源124亿~137亿立方米。出口方面,整体较为稳定,预计出口量在26亿立方米左右。储气库方面,预计供暖季储气库供应能力同比增长,与此同时,LNG储罐也将积极发挥储气调峰作用。

    2025年,预计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4520亿立方米左右,比2024年增长6.2%,延续今年中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天然气供应量将在4596亿~4619亿立方米,比2024年增长超7%。初步判断2025年国内LNG供需局面较2024年无较大差异,国产气、海气价格博弈将会延续,国内LNG出厂价格在4800元/吨左右,比2024年增长约1.9%。

    综合供需来看,预计今冬明春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宽松,若遭遇冷空气频繁干扰,部分地区资源可能存在短时紧张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供需基本面及价格的不确定性较2023年有所下降。同时,今年储气设施工作气量与2023年相比再上新台阶,为LNG现货灵活采购留有空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