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天然气分公司:全产业链发力 筑牢资源基础

2024年11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卓然 张泽旭 白清华
16.8K

    □王卓然 张泽旭 白清华

    11月1日~4日,来自卡塔尔的“奥莱克”号和来自澳大利亚的“克里奥”号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先后靠泊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分别在1号、2号泊位完成接卸作业,接卸LNG约16万吨,相当于2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满足150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日常用气需求。

    今冬供暖季,天然气分公司深入贯彻落实“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采运储销”全产业链优势,突出抓好保供资源筹备、市场需求对接、应急机制完善、安全运行保障等方面工作,目前已落实天然气保供资源较上一供暖季保供目标增长9.7%。

    强化资源筹措,提升供应能力。天然气分公司牢固树立“一体化”经营理念,积极推进普光、元坝、大牛地等气田稳产稳供、增产增供;全力做好产能释放,依托“全国一张网”互联互通,确保上游气田资源顺利外输;结合实际优化长协LNG船期安排,在稳定资源供应的基础上,积极采购LNG现货资源,并在供暖季前将内外部LNG接收站罐存升至高位,其中,天津、青岛等自有LNG接收站罐存达80%以上;按照“应储尽储”原则,全力做好储气库注气工作,今年已累计向文96、金坛、文23等12座储气库注气28.8亿立方米,基本实现“满库入冬”。供暖季期间,经营的13座储气库可形成工作气量达31.6亿立方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紧盯市场需求,促进供需平衡。坚持“按合同保供”原则,他们深入分析市场形势,强化需求侧管理,分区域组织召开客户对接会议,围绕合同签订、资源调配、营销方案等方面进行沟通,及时回应客户诉求。他们结合市场需求,以资源池、储运设施、全国市场布局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基础,通过线上竞拍,面向客户提供配套管输、注气、采气、储气“一站式”服务和满足客户就近入库、就近出库、灵活提取的“储气无忧”调峰产品,以丰富多元灵活的方式确保天然气稳定有序供应。

    优化设施布局,增强调峰能力。天然气分公司稳步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供暖季前成功投用中国石化在广东地区的首座LNG接收站——华瀛LNG接收站,接转能力达600万吨/年,进一步提升区域调峰能力;积极推进自有LNG接收站、储气库等储运设施对外开放工作,打造灵活便捷的保供体系;畅通自产资源外输通道,顺利实现川西气田(彭州)天然气资源外输,目前日均上载量超300万立方米;投用中国石化在贵州省建设的首条天然气长输管道——丁山页岩气外输管道,有效推进丁山区块页岩气产能释放。他们充分统筹设施能力,实现站库高效联动,确保高峰期供应能力在2亿立方米/日以上。

    完善应急机制,保障民生用能。天然气分公司加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下游用户的动态沟通和协调联动,确保供需平衡,合力保障市场供应;与直供工业用户、内部炼化企业签订调峰协议,明确调峰原则和响应条件,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紧抓安全生产,护航平稳运行。天然气分公司利用供暖季前设备设施生产负荷相对较低的时机,组织开展管道内检测及设备维护,积极推进重点检维修作业计划进度,确保生产设施本质安全;提前做好工艺设施参数优化,为管网高负荷运行提供保障;加密站场、线路巡检,积极做好设施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加快重点场站、阀室改造,消除供气瓶颈,全面提升供气能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