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落叶知秋2024年11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素军
张素军 立冬这天,冰凉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清新的味道。一阵寒风吹过,路旁的银杏叶缓缓飘落,铺成了一条金黄色的小径,我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落叶里,最不能错过的是银杏叶。以前我家楼下就种着一排银杏树,树干笔直,树叶小巧,有风吹过,树叶微微颤动,飒飒作响,我时常站在窗前,将目光投向它们。每当秋风渐起、天气渐凉时,裙状的银杏叶就悄然涂上了一圈金色花边。待秋意渐浓,花边由外而内,渐次蔓延,银杏叶由绿变黄,先浅黄、后深黄、再金黄,最后黄得完全透明。 百度上说,银杏是恐龙的同时代植物,被誉为活化石,生长缓慢。难怪我家楼下那排银杏一直细细瘦瘦,不似相邻的几棵梧桐,三两年便从细瘦的树干长成了华荫如盖的大树。但梧桐叶有点糙,且等不及秋风,早早便落地成泥,而银杏叶小巧精致,让人想把它捧在手上、夹到书里。后来搬了家,那排银杏就成了我的念想,如今秋天又到,它们一定也黄了吧? 前两天跟友人一同出行,又爱上了另一种秋叶:黄栌。黄栌属于灌木,不像银杏那么直、那么高,而是扑棱着向外长,张臂可拥,伸手可揽。黄栌叶圆圆的,掌心大小,非常可爱,叶面像被涂了一层胭脂,美得羞羞答答。 同行者中一位资深摄友发现了一片黄栌,但他走得快,前一分钟还看他在前方支三脚架,后一分钟却不见了踪影。我们在林中呼唤,却始终不得回音,再后来打电话,得知彼此相距仅200米远。“快来吧,这片黄栌可漂亮了!”于是我们来回折返,探秘寻幽般两次翻越小山,最后跟着导航才寻到了目的地。果然是一处美丽所在!那片黄栌坐落在一片山坡上,满眼都是红绿橙黄,像一幅多彩的油画。大家欢呼雀跃,忙不迭举起手机,上来就是一通咔嚓。 枫叶也是秋叶的“当家花旦”。有一年在北京香山,正赶上漫山枫叶红遍,我一路向上攀爬,眼前层林尽染,仿佛置身画廊。枫叶像银杏叶一样,也是透明的,阳光下尤其通透,其叶状像星星、像蝴蝶、像手掌,颜色深红、浅红、褐红……将山林涂得鲜艳夺目。捡起飘落的枫叶,捏住叶柄,手里就多了一朵绽放的玫瑰。枫叶曾被我夹进书里当作书签,多年后,一次整理书籍,不知从哪本书里掉下了几片枫叶,可惜它黄了,脆了,手一摸便支离破碎。是什么时候被夹进书里的?那一刻我怔在当地,愣了半天。 若论秋叶的颜值,胡杨树叶不得不提。2019年秋天,我在西北油田塔河基地工作,离开基地前,友人陪我去看胡杨林。驱车走在沙漠公路上,路边都是金灿灿的胡杨,阳光透过金黄的叶片洒下来,满地跳动着金光。路过塔里木河时,河水平缓,静水流深,倒映出岸边的金色胡杨。 胡杨生在沙漠,沙漠干旱,胡杨叶因而生得小巧,叶面还有一种蜡质,友人说,那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可见植物也很聪明。胡杨树下常见一些胡杨枯木,横七竖八,虬枝错节,这也是胡杨的过人之处——极度干旱时,它会自动脱落一部分枝干,断臂求生,以保留住树干的水分。 还有一种秋叶,非常普通,却同样美得令人心动。前两年我随一支摄影小分队到南太行赏秋,车沿蛇形的山路盘旋,爬到半山腰时,只见对面山上有一片耀眼的明黄,与山顶的红叶交相辉映,美得炫目。后来我才知道,黄的那片是白杨林,白杨树叶黄得快,落得也快,欣赏到它要碰运气。山高林密,植物要想获得阳光,必须使劲往高处蹿,因此山里的白杨比平原上的白杨高,也正是它的高加之树叶的黄,使得它在茂密的丛林中格外抢眼。虽然打翻了上帝的调色板这句话比较俗套,但那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象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句诗: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虽然有些伤感,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所有的秋叶终将被立冬之后的寒风带走,那时冬天就来了,于是又有了下一个四季轮回。 (作者来自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