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梦回芳草思依依2024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汪燮卿
汪燮卿 年过90尚能思考,实为一件乐事。往事如潮,略记二三件。 端午忆旧 刚过端午节,不知为何想起80年前过端午的情景。那时候,侵华日军龟缩在浙江龙游县城里,突然有谣传说日本人要出城扫荡。我们住在西徐村的外婆家,距离龙游县城只有七八公里地。一听到谣传,大人小孩马上拿上大小包裹和拐杖逃难。 往北5公里是大王村,母亲左手拿着包袱,右手拄着拐杖,迈着三寸金莲,背着当时还不到3岁的妹妹翠英。母亲的一双小脚好不容易走了两公里,来到了一个大祠堂里。四面八方涌来的难民已经不少了。 刚到,妹妹翠英嚷嚷着肚子饿要喝稀饭,幸亏祠堂里有心善的大娘端来稀饭和咸菜。祠堂里有孩子的哭声、母亲的叫嚷声,孩子们围着祠堂来回玩耍,老头儿躺在地上抽烟,只有我躲在母亲背后不作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有人跑来说日本人没有出城,我们才敢回到外婆家。 第二天清晨,又有人说日本人要出城,天没亮,又开始逃难,这次去的是大姨妈家,从外婆家往北到大姨妈家所在的里贤村大约5公里。这次,我们住了3个星期才回家。 说起里贤村,那真是个好地方。从西徐村到里贤村只有一条山间小道可走,途经石楠村,沿着山路进入里贤村像是进入另一个世界,一片稻田,漫无边际。村口有一个大池塘,池塘旁边矗立着一座三层楼,是当地地主余树藩的家。我的姨妈叫徐娇凤,是这家的第三个儿媳妇,靠着这层关系我们才能到这里来避难。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偏房里,偏房很隐蔽,又与住房相连,吃住行动都比较方便。这个偏房设计得之所以特殊,因为它是挖了山洞然后再砌上砖瓦的。 两层楼的房子,打开二层的门就是山,真是开门见山。空闲时,我们几个孩子就爬到山上摘水果吃。说起水果,当地的水蜜桃很是有名,品种也多,其中有黄色的蟠桃,质地柔软清香,黑色的蟠桃,香甜硬脆。小孩儿牙好都捡黑桃吃,而老人们则愿意吃松软的黄桃。 南方夏天炎热,当时的卫生条件又差,差不多每个孩子头上都长着火疖子。乡下缺医少药,就用迷信办法治疗,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求余树藩老爷爷化毒消疖。他老人家对孩子来者不拒,砚台磨墨,用毛笔蘸墨水在孩子的头上一边画符一边念念有词,等他那一串长经念完,最后念五个字:急急可显灵,再把笔往地上一扔,就把热毒赶跑了。至于效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过了大半个世纪,我仍清晰记得西徐村和里贤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端午那天,我给妹妹翠英打电话,把回忆跟她说了一遍,她那时也不过3岁,全然不记得了。 回避测智商 我至今没有测过智商。有人认为院士的智商一定很高,但我并不认同。我觉得自己智商不高,又怕测出的智商数据低影响自己的情绪。 十几年前,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附有一幅画,画的是一棵大树。文章要求读者看完这张画以后数一数树上有几个人头。起初,我并未发现画中隐藏的人头,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树叶卷成各种形状,仿佛人头一般。我数了数,大约有七个,但正确答案是八个。最后一个是在别人指点下找到的,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观察能力可能不够敏锐。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我在德国学习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手风琴,有一位德国老师来教我。每周四下午,我背着琴带着乐谱去上课,回来后按照老师的布置练习。但在下一周的课上,老师发现我看五线谱的速度很慢,手指与乐谱的配合不佳。这让我意识到,我在音乐方面的感知和反应速度确实较慢。尽管我对音乐充满兴趣,甚至能够凭记忆背下一些曲子,但在五线谱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这说明我的感官系统在某些方面不够灵敏,转换速度较慢。 基于以上经历,我认为天赋的好与坏、多与少不可强求,只要能够勤奋努力,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便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认为,世间万物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而这种平衡是不断变化的。人类也是如此。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状态取代另一个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平衡参数k值来表示。我相信,人的一生就是在追求这个k值。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偏向一方,因此世界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奇迹。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应当灰心丧气,取得成就时也不应忘乎所以。这便是追求k值的过程。 向陶渊明学习 人老了也需要有个学习的对象,这样思想才能有所依托,内心也会平稳踏实。向孔子学习太难了,因为他太伟大,距离我太遥远。他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对真理的献身精神我恐怕难以做到。向李白学习也难以实现,他的人生观过于豪迈乐观,我也达不到那样的境界。相反,我更欣赏陶渊明的诗词,如“归去来兮”,表达了他离职还乡后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特别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四句话,写得非常好。他既回顾过去,又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同时又认为这些缺点是可以改正的。这种乐观向上、一分为二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因此,在我剩余不多的日子里,我希望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工作,在历史上留下一些痕迹,至于是非对错,且留给后人评判。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