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增强精细化工关键产品供给能力

2024年08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郑 岩 川维化工公司 副总工程师
何志勇 南化公司研究院总经理

    问:《方案》强调提升精细化工关键产品供给能力,企业近年来在精细化工关键产品的生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 岩:川维化工紧紧围绕“一个基础、四朵金花”的战略路径,不断增强精细化工关键产品供给能力。立足现有的原料和技术优势,加大新牌号开发力度,促进优势产品提质。公司在聚乙烯醇(PVA)和乳液(VAE)优势产品上不断提升质量,同时推广功能化、专用化、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PVA产品开发出PVC(聚氯乙烯)专用分散剂系列、乳液专用系列、造纸专用系列、建筑专用系列、PVB(聚乙烯醇缩丁醛)专用系列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用料产品;VAE产品针对下游客户需求,开发出抗流刮产品、胶粉系列产品、防水系列产品、复合系列产品等。

    何志勇:在产品升级方面,南化公司围绕苯胺、橡胶助剂传统优势产品,组建产销研用科技创新团队,氯化苯提纯至99.99%,邻硝基氯苯提纯至99.96%,副产盐酸100%精制,硝基苯生产碱耗降低70%。

    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开创性开发贵金属催化剂连续缩合加氢制备防老剂6PPD技术,实现万吨级工业应用,产品纯度提高1~1.5个百分点,副产物醇减少95%以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次开发防老剂TMQ连续化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软化点TMQ、低伯胺TMQ、高含量型TMQ等系列差异化技术的开发,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PPD系列橡胶助剂产品完成吨级生产及应用,丰富了橡胶助剂产品品种。

    在产业化应用方面,南化公司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优化橡胶助剂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套技术,有力支撑福建古雷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提档升级。

    问:按照《方案》的要求,企业将如何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抢占先机?

    郑 岩:川维化工将加快未来产业的培育布局。做好现有拳头产品PVA、VAE 的提质增量工作。PVA产品瞄准重点应用领域,开发中高端水溶膜专用PVA、PVB生产专用PVA、聚合助剂用PVA等市场迫切需要的产品,开发无定型PVA、反应性PVA等高精尖产品。VAE产品持续做好新品开发。比如,开发卷烟胶用VAE,突破防腐体系的技术瓶颈;针对防水领域、胶粉领域,加大市场验证和推广力度,实现放量生产。同时,做好特种PVA产品项目建设和乳液再扩能项目建设。

    我们在注重新品开发的同时,也关注产业链的发展。不但为客户提供产品,同时也提供技术服务。开发市场需要的宽幅、薄型、易加工等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加速产品向商品、商品向效益的转化。

    何志勇:一是打造苯胺-橡胶助剂技术策源地。紧盯国际前沿,围绕PPD系列高端产品替代,开发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及新型耐迁移、低毒性、功能化大分子量防老剂系列产品,攻关固体酸制TMQ和盐酸减量化技术等;推进贵金属催化剂生产6PPD、TMQ废水资源化利用、贵金属催化剂生产4010NA的全面工业应用;实现苯胺和橡胶助剂下游新产品延伸,分产品、分阶段逐步实现产品链升级,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二是布局新领域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围绕多晶硅、电子化学品等新产品、新路线,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围绕苯化工产业链,开发对二氯苯、对苯二胺等工程塑料单体合成新技术,助力公司产业链延伸。开展高性能聚醚酰胺共聚物、聚酯酰胺共聚物、自清洁/抗菌己内酰胺等产品持续攻关,形成系列化功能聚酰胺技术,支撑新领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