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在黄河南岸合作开发区块,中原石油工程转岗员工勤奋躬耕,书写人生新篇

采油站来了群“钻井汉”

2024年05月2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松才 杨程程 吴春贵
16.8K

    本报记者 张松才

    通讯员 杨程程 吴春贵

    黄河南岸豫鲁交界处的三春集区块,是中原石油工程与中原油田合作开发的难动用油藏。开发这个区块的是春8采油站。

    昔日,春8采油站是由中原油田管理的。2021年底,站里的员工换成了清一色的钻井工。

    近年来,由于国内油气勘探工作量减少,中原石油工程主动压减了钻井队,部分员工成为富余人员,其中,包含部分年龄偏大的钻井工。中原石油工程以人为本,盘活人力资源,将一些富余员工妥善转入合作开发区块,助力他们开启崭新人生。

    “一棵树”长成“一片林”

    48岁的柳德明在井队干了18年,曾担任过场地工、井架工、司钻、机械工长。

    2021年底,他作为首批转岗员工来到三春集,从“钻井大拿”变成“采油小白”,急得嘴上都长了泡。

    “我能叫钻机服服帖帖打井,就一定能让抽油机老老实实抽油!”柳德明横下一条心,学!

    采油厂的师傅只留下一个月,教转岗员工学习采油技能。柳德明发了疯一样拼命学习——他放弃倒休,寸步不离跟着师傅巡井、查站,缠着师傅问这问那。一本100多页的笔记本被他记得满满的,3本采油工技能培训教材被让他翻得卷起毛边儿。

    一个月后,柳德明熟练掌握了抽油机操作、巡检、维护技能,还把采油站工艺流程、油水管线、油区道路、井场油水分离装置摸了个底儿透。

    接着,柳德明一连考取原油押运、电工、压力容器操作证。眼下,他正在备考吊装指挥操作证。

    去年8月,柳德明被任命为副站长。

    “我这大半辈子经历了三个春天——如果说参加工作是第一春,在井队成长是第二春,转到三春集干采油,就是我迎来的第三春!”柳德明爽朗地笑道。

    繁花春满园,群生则锦绣。

    2022年,40岁的孔维刚因疫情阻绊不能返回沙特钻井队,转岗来到三春集。柳德明瞅着小孔是个好苗子,就手把手悉心传技。2023年,小孔在中原石油工程油气开发公司采油工技能比赛中夺得第一名。

    目前,柳德明已培养出11名高徒。

    “春8采油站就是一个肥沃的苗圃。”中原石油工程油气开发公司经理袁根群说,“截至目前,已有40多名钻井工在那里成长为熟练的采油工,成为刘庄、卫四、宁东等合作开发区块的生产骨干。”

    心细如发的“井保姆”

    5月15日23时,月色如练,50岁的采油工崔小军到黄河南滩巡井。

    老崔目光如炬,抽油机上15个检查点,一个也不放过。

    老崔曾任钻井队平台副经理。去年12月,他来到三春集,吃住在黄河堤旁,照看滩里滩外的5口油水井。他白天巡4趟,晚上巡两趟。

    春17-7侧1井位于黄河南滩,是口宝贝井。老崔夜里特意加巡一趟。不太忙的时候,老崔就跟这口井拉拉家常。

    “巡井人只有对油井‘知冷知热’,油井才能‘身强体壮’,多产油。”在春17-7侧1井井场,老崔告诉记者。

    4月4日下午,春17-7侧1井例行洗井后,一切如常。第二天清晨5时,老崔来到井场,发现抽油机跳闸了。他重新开机,抽油机启动不了。

    “我估计是洗井后从井壁掉下的蜡块混到了原油里,导致原油黏度提高,抽油泵在井中被蜡卡住了。”老崔赶紧向站领导报告。

    站领导火速赶来,他们跟老崔的判断一致,便立即安排热洗解卡作业。寒风中,老崔守在井场4个小时,配合作业人员向井中匀速注入15吨70摄氏度的热水。听着降黏后的产出液“哗啦哗啦”地流入井场多功能储罐,美滋滋的老崔这才想起还没吃早饭呢!

    春8采油站17名员工都是心细如发的“井保姆”。

    4月9日,在春9-39井井场,53岁的采油工桂军忙着保养抽油机尾轴。保养完尾轴,他仔细检查一番,发现“驴头”与游梁连接的耳板裂开一道一拃长的细缝!

    “耳板继续开裂,极有可能断开、坠落,砸毁井口装置。”桂军很是担心。

    他立即向采油站领导报告,站领导及时安排人员补焊耳板。

    铁军精神永不丢

    5月14日6时,采油工柳晏军巡井中发现春9-39井抽油机“罢工”了。他估计是埋地电缆出了故障,便立即向春8采油站站长祝远丛报告。

    祝远丛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带着电工徐子文赶到井场。徐子文用仪器检测了一番,判定是电缆出现断股。不久之后,柳德明也领着桂军、孔维刚扛着铁锨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井场是瓷瓷实实的砖地,周围是茂密的杨树林。大伙儿饿着肚子挖沟,寻找电缆断点,汗水把工衣湿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早一点修好电缆,油井就早一分钟产油!”祝远丛用袖口抹了抹满脸的汗珠。

    他们从6时30分挖到11时40分,终于在40米外的树林里找到电缆断点。老徐赶紧对断点做了热熔缩处理,连接好电缆。柳晏军合上电闸,抽油机欢快地转动起来了。

    急难险重冲在前,再苦再难若等闲,是转岗钻井工的真实写照。

    “无论转到哪个岗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担当、特别能超越的中原石油工程铁军精神,我们永远不会丢!”柳德明攥紧拳头,目光坚毅、笃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