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大幅推进
压裂技术数智化进程

2024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任厚毅 孟庆民
16.8K

    任厚毅  孟庆民

    “看到了,看到了!”3月11日,在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页岩油压裂作战指挥室”里,围在屏幕前的科研人员惊喜地喊了出来。数十公里外,正在施工的页岩油重点井1-2HF井完成数据远传调试,现场压裂施工曲线在线实时展现出来。“这是我们的第一口信息化建设试验评价井。”该院信息化服务中心经理姜广彬介绍说,“通过数据远传完成压裂现场施工曲线实时呈现,为实现远程指挥施工奠定了基础。”

    数据远传是通过压裂车载数据采集软件,将施工数据推送到远传设备,借助无线网络实现数据入库,再进行参数优化后,实现压裂现场油压、砂比、排量等重要参数的实时远端展示。“这就相当于一个远程决策平台,每时每刻处理着海量的数据。”姜广彬介绍。

    压裂数据远传技术是智能压裂的重要环节,也为压裂施工实时诊断和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撑。该研究院压裂数据远传技术团队自2020年成立以来,自主研发,对远传系统进行了多次软硬件升级,从最初的点对点传输发展到目前的多通道无人值守采集。

    2023年远传系统共完成硬件配置升级3次,软件升级3次,安装设备8台,上井调试设备40余次,实现了6台仪表车数据同采,采集总数据量2264万条。仅在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牛页一区试验井组1号机组单设备采集数据就有318万条,折算每0.7秒采集一条数据,数据采集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有力推动了压裂技术数智化进程。

    结合国内外先进智能压裂技术的研究,该院又于2023年5月成立了数据治理小组。截至目前,数据治理小组完成了上千口井的压裂数据收集整理和页岩油井数据的治理工作,并建立了页岩油水平井专业数据库,完成全部79口井主压数据、射孔数据和施工参数的入库工作,数据入库率达到100%,数据完整性超过95%。目前,该院建立的压裂大数据库为胜利油田页岩油项目部,以及相关科研生产单位提供了压裂施工实时数据支持,开发的远传系统已经成为相关单位的压裂实时数据展示平台和远程决策平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