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华北油气
全生命周期管理 夯实气井稳产根基全2024年03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献珍 付豫蓉
□马献珍 付豫蓉 “经过20年的开发,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已拥有2000多口气井。当前,气田开发进入中期阶段,必须对已建成的老井全生命周期精心维护,控制好气井递减,才能延长气井经济寿命。”华北油气采油气工程专家吴伟然介绍。 一般来说,气井要经历自主携液期、依靠泡排剂帮助携液期、“泡排+”多项排水工艺技术及依靠机械排水等几个阶段。气井的自喷期是最经济的生产期,越长越好。 前几年,东胜气田上产压力较大,新投产的气井配产偏高,造成产量递减较快,较短时间内就进入依靠泡排工艺阶段。为使新井自喷期延长,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探索,根据气井不同的压力、产水量等参数进行差异化配产。2023年,华北油气选择东胜气田19口气井,按照无阻流量的1/6或1/7进行合理配产,虽然初期减少了1700万立方米的产量,但一年下来累计产量增加了4000万立方米。通过合理配产,气井的自主携液期得到明显延长,部分气井延长400~500天,有的甚至两三年,气井累产气量提升了20%以上。 随着能量逐步降低,气井进入需要加注泡排剂的维护生产阶段。近年来,随着气田开发层位增多,气层产出水呈现复杂化,不同层位需要采用不同性能的泡排剂。2023年,针对东胜气田高含凝析油起泡难的气井,华北油气与外部单位联合研发了抗凝析油泡排剂,在10口井上试验,有效率达到90%,增产效果良好,下一步计划推广应用。 当气井压力下降,泡排效果不太好,出现断续生产,这类气井便进入了“泡排+”阶段,需要在加注泡排剂的同时实施多项辅助措施。“我们引入混输增压装置,通过降低井口压力,将井内积液吸出来。这项工艺适用于日产水小于5立方米的气井,2023年应用于63口井,增产效果显著。”吴伟然说,“对于日产水5~10立方米或10~50立方米的气井,我们采用抽油机排水、射流泵排水等采气工艺;对于日产水50~100立方米的高含水气井则采取电潜泵排水采气工艺。” 2023年,华北油气针对气井生命周期内不同井况采用不同技术措施达41万余井次,工艺增产气6.6亿立方米,不仅提高了气井采收率,而且减缓了气田递减率,将老井综合递减率控制在12%,比2022年降低了两个百分点。 实践者说 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气工艺专家 蒋文才: 随着气田开发不断深入,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地层压力进一步降低,含水上升,气田控递减、稳产上产难度持续加大,面临低压低产气井排采工艺适应性逐渐变差、高含水气井井藏有效开发技术仍需完善提升、气田排采工艺信息化整体水平程度偏低等诸多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华北油气将围绕排采主体技术升级完善、高产液气井稳定高效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试验。 一是精细低压排采工艺技术体系。针对现用泡排剂在高含凝析油气井中起泡、携液能力差问题,研发高抗油特殊功能泡排剂,支撑气田高含凝析油气井稳产;攻关研发智能化加注技术,实现气井积液精准诊断、药剂及时自动加注,推动智能化气田建设;针对高液气比气井低产阶段井筒积液减产问题,开展柱塞气举工艺推广及制度优化,解决低压低产气井排采难题,目前已建立柱塞气举分公司级示范区。 二是完善高产水气藏排采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优化配产+优化管柱”为主自主携液、以泡排为主辅助排液、以“混输增压+循环气举”为主立体排采、以“抽油机+射流泵”为主体机械排采的全生命周期排采技术。目前已建立循环气举、射流泵两个集团公司级排采工艺示范区。针对机械排采气井合理生产制度尚不明确问题,开展高产水气井储层气液两相渗流机理研究,指导机械排水采气生产制度优化;打造智能化机械排采工艺管控平台,及时预报气井工况、诊断优化,逐步推广至射流泵等排采工艺,为含水气藏排采工艺系统完善提供支撑;针对射流泵生产时率低的问题,通过规范标准化流程、改进泵芯结构等措施,实现长稳运行,支撑高含水气藏开发示范区建设。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