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随身“宝物”精准记数据

2024年01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唐 勇 李如飞
16.8K

    【河南油田郭亮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唐 勇 李如飞

    “郭大师,我们遇到难题了,请求帮助!”1月2日,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河南油田首席技师郭亮接到河南油田油服中心修井108联队的求助电话,赶紧换好工衣,确定了一下“宝物”在口袋里,便三步并作两步下楼赶往双T4007井的现场。

    这个“宝物”是一个精巧的小卷尺,郭亮已经随身携带了十几年。“这把小卷尺可是我们工作上的好伙伴,每天不带着它,就像少了什么。”郭亮说。

    郭亮这个习惯还是从师傅那里传承下来的。刚参加工作时,郭亮跟着师傅奔波在各个修井现场,发现师傅每天都随身带着一把不锈钢卷尺。每到一个作业现场,师傅都要用它量管具、管柱的尺寸,然后记录下各种数据。因为有现场的精准测量和记录,师傅设计的作业工具很少出差错。

    郭亮特别羡慕师傅能有一把这样的卷尺,总在心里默默地想:我什么时候也能随身带一把这样的卷尺。可是,市场上卖的卷尺都比较大,随身携带不太方便。

    一次下班,郭亮路过一个家具店,看到木工师傅拿着卷尺在测量东西。那是一把直径约三四厘米的钢质小卷尺,身形小巧、长度够用、还方便携带。“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卷尺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郭亮软磨硬泡地跟家具店的木工师傅谈了半天,又到五金店买了两把新卷尺和人家交换,才换到心心念念的小卷尺。从此,这把小卷尺就成了他的“好朋友”。每天出门前,他都要摸摸口袋,确保卷尺在,才安心去上班。

    2023年11月中旬,油服中心修井103队在H7-158井进行调层施工时,把管柱深度调配到位后,却无法座封井下封隔器。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仍然没有解决问题。这样下去,就无法实现分层采油的目的,意味着要返工,急坏了负责人王良良。于是,他向郭亮求救。

    正在古25082井指导打捞作业的郭亮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分析完现场情况后,他拿出小卷尺在井口测量了座封高度,一点一点地寻找最佳的座封位置。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尝试,终于成功座封,并且试压合格。

    尺小功高。十几年来,这把小卷尺量过上千口油井修井工具的尺寸,卷尺上的漆已经磨损掉了大半,郭亮也舍不得丢弃。“因为有了它,我能随时精准记录每个数据,为后续的攻关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今,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也传承了这个好习惯,把卷尺当作随身“宝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