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专家支招 助力青工攻关

2023年12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青青
16.8K

    杨青青

    “我整理了近几年处理的老区地震资料项目,把解决老区不同区块之间一致性问题的案例综合了一下,并列为这次攻关技术难点,看看你能不能有所启发。”近日,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集处理所的陈军芳专家和八面河海滩三维处理项目组长郑芬一起研究攻关思路。

    前段时间,该项目组在攻关过程中遇到瓶颈,陈军芳把自己这几年的攻关经验“掰开揉碎”,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有了专家支招,该项目组的地震成果剖面品质有了明显提高,郑芬和其他项目组成员都特别高兴。他们利用处理后的三维地震资料落实圈闭、石油资源量,老区资料的冷板凳被项目组“坐”出了温度。这是采集处理所专家手把手指导青工一线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集处理所充分发挥专家传帮带作用,组织专家手把手指导青工一线工作,进一步提升青工专业技术水平。针对青工经验少、缺方法这一普遍问题,专家从技术基本理论入手,从学习一线技术流程到找出存在问题,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为一线青工提供科研和攻关思路;并以业务培训、实操演练、项目攻关等为载体,帮青工不断提升研发水平。

    “专家手把手的指导让我对π平台处理系统下自主研发的特色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以后的研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专家对科研严谨细致的态度,也给我们年轻人树立了榜样。”青工彭连滔说。

    下一步,采集处理所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专家讲堂、微讲座、教育培训等活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