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 带动杭州湾绿色石化产业带协同发展

2023年09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莫鼎革
16.8K

    莫鼎革

    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能否有效增强核心功能,决定中国石化的战略地位”这一论断。镇海炼化立足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标杆、为中国石化未来发展探路引航、浙江省烯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牵头单位和宁波市石化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定位,按照“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发展方向,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抓牢科技创新这个根本,加快锻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作为区域产业链的“链长”企业,镇海炼化将科技创新放在优先位置予以谋划和推进,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引领带动杭州湾绿色石化产业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快重点项目攻关,滚动完善体制机制,深化产业链规划研究,加快打造智能工厂。充分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加强“十条龙”攻关项目、公司“揭榜挂帅”项目协调管理,加快取得实质性成果。深化科研管理、引才用才、考核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用好人才培养机制和科研各项配套政策,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持续深化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编制完成镇海基地产业链规划方案,充分发挥新材料研究院平台作用,开展精细化学品、高端合成橡胶等先进材料,“油转特”及生物航煤、二氧化碳利用等产业链研究,切实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步伐。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加大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制造商的沟通交流合作力度,大力推动下游企业落户石化园区,促进优势互补。加快推进智能工厂3.0及基地一体化管控项目设计及实施,加快推进全域数据治理,做强数据基础支撑。

    加强产业控制这个关键,积极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镇海炼化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深化整体优化,推进新区建设,强化一体化管理。持续抓好平稳运行,优化原油结构、产品结构,做大航煤、柴油、沥青等产品产销,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依托一体化优化模型做好测算,精细装置操作,持续优化装置运行。科学统筹基地资源,深化镇海基地成员企业一体优化,全面提升镇海基地竞争力。高质高效推进镇海基地二期工程建设,抓实承包商从严管理、自主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安全规范。发布镇海基地管理一体化制度清单,持续深化镇海基地商务管理全过程专项监督,规范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

    严守安全支撑这个底线,坚决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作为我国石化行业首个国际安全评级达到七级的企业,镇海炼化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步伐不停歇。深化管理网格化、技术专业化、现场规格化、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先行优势。细化网格边界,以网格化带动提升隐患排查、规格化整治等工作成效。完善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2.0等数字化平台,切实强化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双重保障。持续打造标准化生产区域、标准化项目工地、标准化维保基地,扎实推进文明办公区域创建,全面提升企业环境面貌。开展竞赛活动,持续规范操作,坚决杜绝误操作。全方位加强空气质量管控,强化雨污分流管理,深化“无废石化基地”试点创建,实施生化污泥制备生物质燃料项目。强化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加快推进杭州湾南岸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试点项目,投用加氢站二期等项目,完成全年绿色低碳目标任务。

    (作者为镇海炼化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

    按照“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发展方向,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及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带动杭州湾绿色石化产业带高质量协同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