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万里征程万里情

2023年09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范永光
16.8K

北大港湿地风貌。 刘 慧 摄
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巡线工在天津北大港湿地检查管线标志桩。 施兴峰 摄

    范永光

    历时近一个月的中原油田2023年“万里征程万里行”首批外闯市场集中采访活动结束了,我和其他3位记者走遍了中原油田分布在天津、淄博等12家单位的33个外部市场项目。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中原油田外闯市场干部职工紧张有序的生产和生活,体会到的是“中原服务”纪律严明、管理规范、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优良作风和实操水平。

    特别巡逻员

    初秋的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微风不燥、阳光正好,蓝天白云,景色优美。

    站在堤坝上远眺,湖泊、河流、海岸滩涂、沼泽等融汇交错,一望无垠。生长茂盛的芦苇、苦草、碱蓬、柽柳、狐尾藻、水稗子等植物,随风摇曳,集体群舞,甚是壮观。逆风飞翔的东方鹳、丹顶鹤、海鸬鹚、天鹅、白鹤、大鸨等水鸟,时而俯冲,时而攀高,有的低吟,有的长鸣,混合成一首多声部变奏曲。

    湿地深处,一根根矗立水中的华北销售乙烯支线标志桩,由远及近,连点成线,一字排开。

    来自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天津LNG项目部的巡线队员周磊、李勋,正在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刘学凯带领下,一丝不苟地巡护深埋地下的天然气管线。

    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南部,距渤海湾6公里,占地面积4.4万公顷,是我国渤海湾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每年春秋两季,东亚至澳大利亚的候鸟都会途经此处,觅食歇息。由于近几年大港人爱鸟、观鸟、保护鸟的意识越来越强,湿地上的候鸟种类也越来越多。巡线队员在湿地保护区里巡线全是徒步,唯恐惊扰了湿地里栖息的候鸟。

    2021年中原油田在这里承揽巡护业务以来,他们每人每天徒步巡线里程都在12公里以上。刘学凯处理完日常事务后,只要有时间就和队员们一起巡线。两年来他徒步巡线里程累计9700公里。李勋徒步巡线里程最长,里程累计1.2万公里。两人的徒步巡线里程加在一起,相当于走了4趟万里长征路。

    走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检查站时,巡线队员自觉接受检查站工作人员的检查,同时做好当天进入湿地保护区人员工作情况登记。尽管他们早已和检查站工作人员成了“每天必见”的老朋友,但进出湿地的严格要求,必须认真执行。检查站工作人员伸出大拇指说:“他们是我们湿地保护区的‘特别巡逻员’,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在湿地保护区志愿捡拾垃圾,义务救助鸟类。”

    红人牛大姐

    在中原油田热力分公司天津项目部采访期间,我遇到了性格开朗、酷爱跳广场舞的女职工牛庆玲。

    50岁的牛庆玲,工作之余主动深入项目部驻地所在的社区,通过向社区居民传授广场舞技巧,赢得了天津滨海新区东丽区民居社区居民们的欢迎和称赞。

    原来,牛庆玲刚来项目部的时候,有一次傍晚去中心湖广场散步,发现这里是跳广场舞的好地方,于是打开手机音乐跳了一曲《荷塘月色》。优美的音乐、潇洒的舞姿,吸引了广场上散步的居民驻足观看。很多居民还表达了向牛庆玲学习广场舞的意愿。目前,牛庆玲的广场舞队伍有上百人,牛庆玲也成了当地的“红人”。

    当天的采访结束后,我跟随牛庆玲来到了中心湖广场。“牛大姐来了!”随着一声吆喝,我们循着声音寻去,上百人的广场舞队伍已经列队整齐。激情的音乐响起,牛庆玲站在第一排领舞,动作整齐。晚上10点,广场舞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不愿散去。听说我是专程采访牛庆玲的,十几个居民一起围拢过来,争先恐后称赞她。

    “我爱广场舞,更爱我们的牛大姐!”

    “牛大姐是我们社区的热心居民,我们都喜欢她!”

    “中原石油人非常热爱生活,为他们点赞!”

    乡间路上的“红工衣”

    中原油田油气储运中心山东天然气集输项目部临淄末站站长章强,带领同事爱心帮扶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村民李志兵、果洪燕夫妇的故事,在当地热传。

    2016年,中国石化山东管道公司淄博工区临淄末站建成投产,章强和同事们来到这里,开展天然气集输技术服务。工作之余,他们了解到,附近村民李志兵、果洪燕夫妇因家中意外失火烧伤落下残疾,维持生计十分困难。

    此后的八年时光,章强和同事们不离不弃,利用轮休时间帮助这对夫妇整理小卖部货物,助力夏收秋种,节日送油送面,平时嘘寒问暖。

    “你们两口子可是碰到好人了!”邻居们时常对夫妻俩说。

    “我们从心里感谢‘红工衣’的帮衬,感激中原油田对我家的支持。”夫妻俩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山东天然气集输项目部经理马振说:“我们身边总是有需要帮助的人。外部市场拓展到哪,我们的爱心服务就奉献到哪。”

    如今,这群“红工衣”风雨无阻、与爱随行,继续奔走在南太合村和临淄末站的乡间道路上。

    (作者来自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