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河南油田

“调”“引”并重驱出剩余油

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常换芳 王超强 陈永保
16.8K

河南油田在井楼区域1126井实施调剖作业。 单朝玉 摄

    □本报记者 常换芳 通讯员 王超强 陈永保

    “要采出更多剩余油,就必须想办法调整地下的注水和注汽通道,把水和蒸汽引向剩余油富集区域。”河南油田注水工艺专家谢滔在介绍下一步化学调剖堵水思路时,特别强调了“调”和“引”。

    目前,在河南油田的常采区域,还有约60%的剩余油;在大部分稠油热采区域,还有高达90%的剩余油。因此,必须做好“引流”文章,让水和蒸汽波及更多的剩余油区域。“我们对不同油藏定制特色方案,把剩余油有效驱替出来。”谢滔说。

    在常采区域,针对注入水窜流严重的问题,河南油田形成了5种不同强度的调剖剂配方,满足中高孔渗油藏的调剖需求,同时,根据地层压力场分布,在远井、中井和近井地带分别采用强度不同的凝胶,调剖堵水成本降低40%。

    截至2023年6月,河南油田在王集西区、柴庄区、泌124等区域累计实施注水调剖28个井组,井组日产油由148.2吨升至172.9吨,累计增油1.63万吨。

    针对稠油热采区块汽窜严重问题,河南油田攻关形成了氮气泡沫调剖、颗粒复合调剖、凝胶调剖、区域组合治理等特色稠油热采调剖技术。但是,随着稠油吞吐轮次增加,地层压力持续下降,所注蒸汽波及范围有限,调剖成本增高、效果变差。

    2020年以来,河南油田以燃煤锅炉废渣粉煤灰、脱硫渣等工业废料及农作物废料植物纤维等为主剂,以联合站含油污泥等为辅剂,研制出适合不同油藏需求的低成本粉煤灰调剖剂、乳化油泥调剖剂和植物纤维调剖剂等,并配套实施不动管柱调剖工艺,单井措施费用下降约50%。

    针对单一堵剂无法满足油井不同部位调剖需求的问题,河南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类型、不同油层物性、生产状况等,设计“泡沫+凝胶”“泡沫+凝胶+颗粒”“泡沫+颗粒”等段塞组合,有效增加了封窜抑水半径,实现了对油藏深部的精准堵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