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一个布袋2023年06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冉重伟 杨 勇 李星灼 徐茂晋 闫肃肃
冉重伟 杨 勇 李星灼 徐茂晋 闫肃肃 这个泛黄的布袋叫“努力生产慰问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肖云霞送给战友离别时的礼物,被胜利油田退休职工、收藏爱好者侯建军收藏。 1952年2月,为支援祖国石油建设,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8000余名石油师官兵由战场兵分多路开赴石油战线。离别时,肖云霞将这个布袋交到了战友廖宗玉的手中,并约定无论走到哪里,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等到祖国不再为石油而发愁时再相聚。 廖宗玉带着这个布袋和一份为国找油的理想,一路辗转青海、柴达木等地参加石油会战直至扎根胜利。2012年,78岁的廖宗玉在石油师人转业60周年时写道:“我对孩子们没有太高的要求,我希望他们永远记住,他们的父辈是石油师人,要像石油师人那样去战斗,把石油师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 尽管最后廖宗玉没能与战友相聚,但他与战友一起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在那个全国石油工人不足1万人的时期,石油师为石油战线增加了近8000名钢铁战士。他们用足迹丈量祖国的山川湖海,用汗水和意志书写着地下钻进史,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们知道要走入祖国各地的石油战线,所以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战友。”侯建军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