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 姜祖明
凝聚端牢能源饭碗的青春力量2023年06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姜祖明
去年,我参加了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深切感受到老一辈石油石化人“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的爱国情怀,深切感受到我们这一代是如此幸运,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参与建设伟大的祖国,共同见证民族的复兴。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力军。过去一年,通过主题团日、“重走总书记路线”等活动,我们逐字逐句、反复研学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校准青春光谱。在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时,我不断地问自己,开展这项研究是否能够更好支撑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是否能够突破“卡脖子”难题、是否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要求。团队上下都憋着一股劲,立志坚决打赢规模稳产上产进攻仗,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更优异的成绩向总书记汇报。 我们要接续奋斗,当好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接棒人。 “今有地质科学研究院开发一室郭子政,主动要求到孤东会战前线去,因身体有病,领导多次劝阻无效,本人坚持要去,一切严重后果由自己承担,特立此文书。”郭子政是胜利油田早期会战时的一名地质科学研究人员。患有严重冠心病、被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的他,毅然决然立下了“生死文书”,带病赶赴孤东会战前线。在“三个问题”大讨论、“五老”座谈会上,像“生死文书”这样的故事多次被提起。回望四十年风雨兼程,“创业艰难百战多”,大会战、大建设锻造中国石化的钢筋铁骨;展望下一个四十年,“敢教日月换新天”,大担当、大奉献谱写中国石化的崭新篇章。同前辈们比,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更好了、精神追求更丰富了。为接续干好石油事业,我们为国找油的使命感要更强,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更实,善于斗争的本领要更硬。 油田党委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应自觉传承石油石化优良传统,争当“硬核青年”,积极投身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的火热实践。10个月时间,一座崭新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标杆油库拔地而起,刷新了“胜利速度”。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彰显了“胜利担当”。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油田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青春风暴”,广大青年在胜利的赛道上跑出了新的青春加速度,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石化成立四十周年献礼。 我们要不断攀登高峰,争当科技兴油产业报国的排头兵。经过地压“顶”油、注水“驱”油、化学剂“洗”油,胜利油田仍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如何“吃干榨净”每一滴油、如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我们团队日夜苦苦思索的问题。 很多人问我,这些技术为什么非要自己搞、不能花钱买吗?总书记曾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想挺直腰杆,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样才能牢牢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为了让难动用油藏“动起来”,大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最终创新研发了“黏弹性颗粒驱油剂”,一举突破60%这个曾经公认的采收率极限,填补了技术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胜利油田青年事迹报告会上,我代表化学驱创新团队分享了为提高1%的采收率、日复一日潜心实验攻关的心路历程。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上,我们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 提升精神素养是成长的必修课、成才的“营养剂”。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把论文写在为国找油的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勘探开发实践中,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使命,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踔厉奋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