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智慧大脑”助力海上油气生产

2023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 杰 胡绪福 于 佳
16.8K

    通讯员 陈 杰 胡绪福   

    本报记者 于 佳

    2月18日,在手机上收到一条“CB11M-6井含水上升预警”的信息后,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科研所开发室技术员张松立即与该井的管理区取得联系,仅用半小时就拿出了处置方案,解决了问题。智能化预警App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海上油井异常的处置效率。近年来,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加快海上智能油田建设,智能化已覆盖海上油藏管理、单井管理、生产运行等6大业务域,有力推动油藏管理、风险管控、生产运行提质提效。

    油藏配备“智慧脑”

    打开“油藏管家”——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进入措施制定优化模块,张松轻点鼠标,短短几分钟便筛选出CB11E-5、CB12D-10等10余口潜力井。其中CB12D-10井经过系统综合测评,被纳入油井作业储备库。“智能化应用让海上油藏和区块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说起智能化带来的便捷和高效,张松对拥有“智慧脑”的“油藏管家”赞不绝口。之前,业务人员主要依赖“人机盯防”战术,通过数据对比发现问题。作为海洋厂科研所开发室技术员,张松每天要按时比对单井、井组和单元的生产资料,一通忙下来,工作效率低,准确率也不高。如今,他只需设置模型规则和筛选条件,一旦发现异常,“油藏管家”便会按指令推送信息,预警信息推送率100%,实现了异常数据的无人值守,提高了油藏动态发现和分析的及时性。

    支撑“油藏管家”的是海量的数据。这个采油厂历时半年形成数据资源清单,包括8个结构化资源的数据、3954张数据表、188张视图、75431个数据项,涉及7个业务域25个一级业务。他们将数据资源注册到统一管控平台,实现了采油厂数据逻辑和物理入湖,形成资产目录清单统一管控、数据共享。

    截至目前,“油藏管家”累计精准推送海上油水井异常信息5万余项,油藏指标预警信息准确率达到85%。

    安全监管长了“千里眼”

    “无论是在井组平台栈桥上、配电室内,还是在井口采油树旁,只要有违章行为,就一览无遗没死角。”在中心一号平台中控室,海一管理区员工刘勇通过安全智能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周边井组平台施工现场。

    海洋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袁向兵介绍,海上安全智能监控平台建立“一景一模”的AI模型异常检测机制,完成海上复杂生产场景下的目标检测、行为识别、摄像头诊断等功能,实现了人员、船舶、车辆等违规行为识别,共推送异常事件信息5万条,由24小时人工监控转变为App全天候自动监控巡检,巡检时间由小时级转变为秒级。

    目前,这个采油厂已经实现应急预案一键启动,应急资源快速调派、协同联动指挥。他们还定制了8个应急预案,并在演练中不断迭代提升,指令下达时间由20分钟缩短为秒级。

    生产运行罩上“金钟罩”

    “通过智能防控平台,可以监控船舶的运行轨迹,对船舶靠近、进入和驶离作业区时的动态掌控得一清二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时效性。”海四管理区平台安全生产管理中心注采西北区采油工程师汪海军说。

    在海上生产运行过程中,船舶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和施工载体。当船舶停靠在平台或在海底管道附近抛锚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汪海军介绍,生产智能防控平台能跟踪船舶行踪轨迹,自动判断船舶异常行为,并自动推送预警,保证船舶运行安全高效。

    生产智能防控平台还集成了视频会议资源、视频监控资源和语音设备、移动设备、显控设备等资源,实现可交互、可视化协同会商,有效提高海上协同运行效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