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温杰
近日,笔者参加了某单位的月度HSE例会,亲眼见识了该单位严肃应用“五个回归”溯源分析法查找、分析、解决问题的“厉害”。
“五个回归”溯源分析法是中国石化独创的一套问题溯源分析方法。它从管理职责、制度规程、人员能力、资源配置、检查考核等5个方面,系统查找HSE管理漏洞。
溯源分析时,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分“五步”汇报:“谁来做”,追溯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人员是否明确;“怎么做”,追溯操作规程等是否明确;“会不会做”,追溯人员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否则进行岗位调整或从公司层面进行能力提升培训;“能不能做”,追溯日常检查考核是否到位。通过“五个回归”,很容易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明确整改措施,达到避免问题重复发生的目的。
溯源分析后,还要进行反省,并详述下一步工作措施。
这种“规范式”检讨,好处很明显:全面、细致,不会挂一漏万,难以避重就轻。也有检讨者想推诿责任,在谈到具体问题时想轻描淡写地应付过去,但是麦子摊得薄了,藏在里面的砂土就很容易暴露出来,明察秋毫的主管领导会立即发现,并严厉问责。
同时,在数十家兄弟单位面前做这样深刻的检讨,足以让人脸红、流汗,其整改效果、警示效应非常明显。
笔者为这么好的管理方法点赞,但同时又想到一个问题:在HSE管理工作以外,它是否也值得借鉴?
我们颇有一些单位在对本职工作进行阶段总结时,成绩洋洋洒洒,问题轻描淡写。有些问题年年有,年年总结。如果也采用“五个回归”溯源分析法来检讨,找出原因,明确责任人,审查改进的相关条件是否具备,不具备的想办法让它具备,立查立改,结果应该会理想。如此一来,工作效率将会大幅提升,发展节奏也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