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
借鉴非常规理念改造稠油储层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谢 江 梁允东
□谢 江 梁允东 近日,江汉油田在清河油区稠油区块应用自偿式强制加药技术,唤醒一批稠油长停井。该技术利用空心抽油杆将降黏剂直接加注到油管最下端,使油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断有降黏剂强制混合,实现稠油井正常举升。 清河油区稠油已动用地质储量近1亿吨,为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江汉油田首先优化精细分层压裂工艺,实现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 清河油区滩Ⅱ块探明地质储量678.4万吨,属于高孔、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埋深1400~1800米。该区块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沙四段,纵向小层多且薄,如沙四2、3、4砂组有七八个小层,最薄的仅有0.5米,最厚的也才2米,纵向渗透率级差大,多层均匀改造难度大。 技术人员借鉴涪陵页岩气田非常规开发理念,在稠油储层改造中变笼统压裂为精细压裂,机械分层配合化学分层、暂堵分段,优化压裂液体系配方。截至目前,精细压裂效益投产18口井。该油田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滩Ⅱ块产能建设。 清河油区面14区沙四1砂组储量大,属于多薄层稠油Ⅰ类油藏,目前仍有379.5万吨储量难以动用。江汉油田按照“高黏促缝长、扩大缝控储量、强化储层保护、组合粒径+速固型固砂剂防砂”的改造思路,用高黏度压裂液促进造缝延长、扩大出油面积,用组合粒径支撑剂增强支撑剂导流能力。M14-46-X13井压裂投产后,日产油3.6吨。 同时,该油田以低耗高效、绿色低碳的技术推动稠油开发从热采向冷采转变。 针对低压油藏地层能量下降快、热采效果降低、层薄物性差等问题,他们在稠油油藏采用油溶性降黏剂配套二氧化碳降黏增能,共实施15口井,平均单井增油236吨;针对水淹油藏热采风险大等问题,采用水溶性降黏技术,利用活性高分子降黏机理,由内向外实现稠油降黏,累计实施18井次,平均单井增油253吨;针对增液不增油、注水方向性较强的问题,与石勘院合作,开展低效稠油注采井组降黏剂驱试验,选择活性高分子降黏剂作为驱油体系,增油效果良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