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胜利油田
微生物采油新发现改写教科书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维东 于 佳
□本报记者 王维东 于 佳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东17-斜171井原本是一口热采井,经过5轮次热采转周,油井含水率高达96%,日产油仅1.2吨。2022年5月,该厂改用冷采技术,油井日产油达5.6吨,含水率下降18个百分点,累计增油已超千吨。 近年来,胜利油田成立稠油降黏及微生物项目组,以热采开发效益低和未动用稠油为主攻阵地,深化机理研究和矿场实践,在强敏感、高轮次、低效水驱、边底水和深层低渗等五类油藏取得突破,初步形成降黏开发技术体系,实现稠油效益开发。 2022年,胜利油田稠油降黏及微生物吞吐实施432井次,降黏复合驱及微生物驱覆盖地质储量3280万吨,预计(落实实际数字)提高采收率8.5个百分点,年产油80.1万吨,年增油30.9万吨。 胜利油田油气开发管理中心专家赵红雨说:“经过多轮次吞吐,稠油热采周期产量越来越少,随着天然气价格走高,注汽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热采稠油井呈低效无效开发状态。” 深层低渗稠油开发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胜利油田有7700多万吨深层低渗稠油储量,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如王152区块,过去10年,各种开发技术用了个遍,却始终“冥顽不化”。2022年,技术人员通过降黏和压驱技术组合开发,单井日产油量提高2.5倍。 稠油的主要成分是由长碳链组成的复杂碳氢化合物,微生物采油就是利用噬烃菌将稠油的长链烃类分解为短链烃,降低原油黏度。 沾3区块是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区,累计增油已超8万吨。2021年,技术人员在该区块首次发现了一种可以独立直接降解石油产生甲烷的古菌,改写了教科书上石油降解产甲烷需多种微生物协同参与、多步骤代谢的认知。 胜利油田首席专家汪卫东介绍,过去认为产甲烷古菌只能通过乙酸发酵、二氧化碳还原、甲基裂解和氧甲基转化等四条途径产生甲烷,而新发现揭示了一条古菌产生甲烷的全新途径,绕过了所有传统代谢步骤,一步到位,从烃降解到产生甲烷,甲烷生产时间从200多天缩短到60天。2021年,该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杂志。 “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活的细菌,具有靶向作用;二是自发产气,起到‘搅拌’作用;三是生物特质,可以几何级数增长;四是不堵塞地层和环保。”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胜利油田稠油降黏及微生物采油项目组组长汪庐山说,“胜利油田有3亿吨稠油储量适用于冷采开发,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技术研究,进一步丰富发展稠油效益开发特色技术体系,打造稠油产量新的增长点,延长老油田的经济寿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