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2023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 徐 阎茹钰
(上接第一版)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者近百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2022年,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和广州(洛阳)工程公司“榜样的力量——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双双入选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认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榜样的力量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扬帆远航,离不开灯塔的指引;弘扬伟大精神,更需要领路人。 在2023年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之际,集团公司将举办第七届感动石化颁奖典礼。作为中国石化重要的典型选树平台、党建品牌和企业文化品牌,10年间,感动石化已评选出58位感动石化人物(团队),不仅在石化系统内家喻户晓,更涌现出“最美奋斗者”闵恩泽、“时代楷模”陈俊武、“全国道德模范”宋丽萍、“抗疫先进个人”李郑军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 多年来,中国石化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出台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管理办法,积极搭建平台,发现、培养、宣传各个层级、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坚持典型引路,形成了重大典型“明星闪耀”、身边典型“繁星满天”的生动局面。 2022年,集团公司评选了350名“中国石化劳动模范”、100家“中国石化先进集体”,发布了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标兵”、优秀志愿服务“十大项目”、社会责任示范“十大项目”。中国石化1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7名员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个集体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精神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如今,新时代的榜样在基层实干、在前沿创新,带动和影响更多员工解难题、创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发挥劳模“头雁”作用,中国石化开展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评审工作,评选命名首批“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积极培育21个国家级创新工作室、121个省级工作室、69个集团公司级示范性工作室、119个市级工作室,促进1.8万名创新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集智攻关作用。 这些创新工作室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阵地”、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坚排”,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加油站”、职工成长的“练兵场”,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更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种”进了员工心里。 大力践行“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向社会广泛传递正能量,打造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央企卓著品牌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去年12月8日,2022中国品牌论坛在京开幕,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受邀作主旨发言,中国石化“深地工程”传播获得2022年度中国品牌创新案例。 新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1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中国石化位居中央企业第一名。目前,中国石化品牌价值达到3275.71亿元,近5年增长33%,居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第一、全国第三。 自成立以来,中国石化始终把品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为美好生活加油,提出“能源至净、生活至美”的品牌承诺,从多元产品到高端技术,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从民生保障到公益事业,全领域谋划、全方位推进,全力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逐渐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产品与易捷、长城润滑油、东海牌沥青、爱跑98、易派客、石化机械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业务子品牌。 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中国石化把握成为赛会合作伙伴的契机,精心设置“洁净能源 为冬奥加油”等多场主题活动,积极传播冬奥文化,展示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同时,连续多年开展“情暖驿站”“司机之家”等公益活动,主动对接民生需求,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中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党和人民好企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未来,中国石化将深入贯彻落实品牌强国战略,持续加大品牌传播力度,不断提高传播精准度,用好鲜活实践案例,进一步擦亮我国石化产业“金字招牌”,全力提升品牌好感度、国际认知度,打造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央企卓著品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