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国外把持核心生产技术
国内逐步打破技术垄断

2022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轻量化材料

    碳纤维:

    产业概况: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或沥青、粘胶)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碳化制成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具有轻量化、高强度等出色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风电、体育休闲、汽车等领域,是新材料领域用途最广泛、市场化最高的材料。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长,技术壁垒极高。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11.8万吨,未来十年碳纤维需求量将翻3~4倍,到2030年达到40万吨的规模,年复合增速14.5%。

    当前,日本、美国等国家掌握了碳纤维的核心生产技术,尤其是日本东丽、东邦帝人、三菱丽阳等三大碳纤维生产企业掌握了新近开发的先进技术。其中,日本东丽是世界最大的碳纤维制造企业(含收购卓尔泰克产能),拥有碳纤维产能5.75万吨/年,占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的27.7%。

    国产替代情况:

    近年来,我国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2021年,我国碳纤维运行产能6.35万吨,占全球的30.5%,产能规模全球第一。但是,我国碳纤维应用以风电叶片和体育休闲为主,而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应用占比不到5%,与全球水平存在差距。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吉林化纤、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宝旌、新创碳谷、恒神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正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能规模不断扩张,部分产品性能与国际龙头企业产品比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