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这些日子疫情又有反复,你一定要出差吗?”“关键设备,飞行检查是必须的。”李春树明白妻子的关心,语气温和但斩钉截铁。
作为南港乙烯项目执行经理、质量总监,天津石化首席专家李春树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较真、特别能吃苦著称,被同事们称为“三特首席”。从项目开始总体设计,他就带领团队打响了“项目本质安全保卫战”。
与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不同,这个战场没有硝烟,却是持久的角逐。在图纸设计、询价文件审查阶段,在制造、监造环节,项目组与设计院、制造商保持紧密联系,多次沟通协商,只为“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我们的要求越明确具体,装置的安全越有保证。”结合装置运行安全、现场检修改造经验及运行维护需求,李春树不断提出能让装置实现最佳运行工况的具体要求。但如此一来,就需要合作方提升技术标准、改变工作习惯,甚至牺牲短期利益,说服对方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沟通时,李春树没有咄咄逼人的态度,也不靠锋芒毕露的言辞,总是冷静镇定,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实际生产的数据、发展趋势的分析、关键问题的案例……这些他都是谈判时的“法宝”。
为了能在“博弈”中占据主动,李春树可谓煞费苦心。以装置的“能耗大户”换热器为例,为提高能效,他带领团队依据集团公司设备完整性管理标准,把所有的换热设备进行ABC等级划分,量身定制技术指标,明确换热管制造等级,并按照工况需求进行选型选材。正是靠着这些扎实的前期准备,后续工作才能有序开展。
如果说战役开始之前,李春树筹划的是大局,那么开战之后,他更关注的是细节。每一次飞行检查,看工艺卡片、查焊接记录、对照实物求证……李春树总是一丝不苟,仔细验证每一处关键点。有一次,他发现一道焊缝颜色偏深,凭经验判断出可能是焊接线能量过大,立即要求查看工艺卡片,“电流小、余高小不行,说明有焊不透的地方;电流大、余高大也不行,焊接接头就会有组织粗大,可能影响正常运行”。这一番操作,让众人惊叹于他的“火眼金睛”,更折服于他的精细严谨。
“做工程就像绣花,需要谨慎再谨慎、仔细再仔细。”李春树说,“三特首席”的外号是肯定,更是激励,让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尽最大努力减少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