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工程建设公司持续攻关
绿电制氢关键技术设备

2022年10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庆华 曾 睿
16.8K

    本报讯 为积极响应中国石化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工程建设公司(SEI)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多年探索的实践经验,迅速成立由电气室老中青三代技术骨干组成的攻关小组,承担绿电制氢关键技术设备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打响绿电制氢攻坚战。

    绿电制氢是指以风力、光伏发电作为主要的绿电来源,通过电解水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氢气。由于风力、光伏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整个制氢系统到底采用何种供电方案,才能使电解水制氢装置与波动性风光电源相适应,是摆在SEI绿电攻关小组面前的首道难题。

    “在绿电制氢领域,我们还要与国内知名电力设计院同场竞争。”绿电攻关小组青年骨干曾翔鹏介绍,这些强劲的对手不仅有丰富的风电、光伏设计经验,而且已在电解水方面深耕多年,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试验平台。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大量调研分析、模型计算,依靠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绿电攻关小组敏锐地发现了传统电解水制氢供电方案的短板,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配电系统方案,并获得自主专利技术。经过中试验证,新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预期,在技术性能、操作难度、能耗效率、经济性等方面,都比现有设计更胜一筹,展现出SEI电气设计的强劲实力。

    “与电力行业相比,我们起步较晚,一切从零开始,必须跑步前进。”绿电攻关小组组长、电气室主任张伟说。从年初起,绿电攻关小组全员投入密集的调研之中,先后走访了多家制氢行业的知名企业,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在与厂家的交流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

    “攻关电解水制氢装置配电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找到更好的大功率电解槽整流电源方案。”张伟说。在研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经过反复论证、不断优化,他们大胆提出将一种新型整流元件“嫁接”到电解水制氢装置配电设备上的创新方案。虽尚无应用先例,但该方案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跟踪风、光出力变化,主动参与系统功率调节,能耗低、经济性好,因此一经论证,便得到清华大学、新星公司等业内外专业团队的一致肯定,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至此,采用新型整流元件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配电方案获得初步成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次攻关成功证明了SEI在电气设计方面的技术实力,即使与国内最顶尖的电力设计院同台竞技也毫不逊色。”攻关小组技术负责人张建民自豪地说。

    如今,在不断摸索下,SEI绿电攻关小组已高效实现了从制定绿电供电接入方案到关键设备国产化应用等多项技术创新,拥有了自主绿电制氢供配电技术整套方案,未来将继续发力,不断探索新技术、新领域,争取实现更大突破。(刘庆华 曾 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