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建设油气能源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牛栓文
16.8K

    发现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缺”成熟人才,打造战略领军人才方阵。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方阵。推进“分池鉴才、分池选才”,制定实施个性化培养措施,打造专业管理人才方阵。强化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打造新兴业务人才方阵。突出实战实训,加快知识结构更新和技能转型,打造一线骨干人才方阵。

    牛栓文

    胜利油田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建设能源化工领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涵要求,聚焦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建强人才方阵,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石化油气能源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方阵。在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现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缺”成熟人才,配套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政策,打造战略领军人才方阵。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瞄准前沿技术,优选研究方向,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打造科技创新人才方阵。推进“分池鉴才、分池选才”,制定实施个性化培养措施,打造专业管理人才方阵。围绕油田新能源、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强化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成熟人才引进和多层次、宽领域人才交流,打造新兴业务人才方阵。突出实战实训,加强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并结合自动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知识结构更新和技能转型,打造一线骨干人才方阵。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管事管人管培养,建立覆盖直属单位、业务部门、领导干部、各级专家的系统培养责任体系,把人才培养纳入业务系统整体工作布局,分系统分专业构建“领军、拔尖、骨干、后备”四级人才库,完善梯级培养链,健全培养体系。强化精准培养,分类别分层次构建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建立精准“学习地图”,对重点领域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特种兵人才培养”计划;落实“斜杠计划”,鼓励人才跨领域、跨专业学习成长。

    完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模拟职业经理人机制,深入推进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等岗位竞争性选拔,深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选准用好项目长、技术首席和课题组长。健全完善层次清晰、纵向畅通、横向贯通、各具特色的人才队伍职位序列,赋予直属单位在领域设置、职数使用方面更大自主权,对重点领域、重点团队单列职数。强化人才资源共享使用,加大向直属单位授权力度;打破体制壁垒、消除市场化障碍,探索拓展与社会、市场相衔接,互融互促、开放包容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丰富人才评价维度,开发人才测评工具,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分类评价操作手册。深化职称评审标准体系改革,职称评审注重向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基层一线倾斜,突出业绩贡献和技术创新。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体系,畅通优秀技能人才晋升通道。优化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贯通互认机制,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双向流动“立交桥”。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把评价结果作为领军人才选拔、重大攻关项目领衔、高能创新团队组建的重要依据。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单位性质、专业特点、业务类型等情况,健全以价值创造和业绩贡献为导向、适应单位和岗位特点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分层分类建立考核指标和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人才职位晋升、评先树优、绩效兑现的重要依据。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等重点项目,编制重点科研任务支持清单,分层分类给予科研经费、团队建设、单列工资管理等支持政策。加大重点人才激励力度,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在创新平台、孵化器等建设过程中,引入适合的中长期激励措施,试用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和分红等激励工具。落实高层次人才专享政策,在先进评选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作者为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