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打造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党力强
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四级年轻干部培养储备数据库,“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定期更新、动态优化。创建跨单位、跨专业、跨业务的热氢风光产业体系战略人才专家库,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担纲领衔、授权赋能等工作,建立专家积分制度,畅通专家和管理序列流动渠道,全面激发人才成长内生动力。 党力强 新星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障洁净供能、安全供能、经济供能”“构建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中国石化绿色能源示范企业”三大重要职责,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支撑战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人才结构、畅通配置渠道、加强分类管理、精准有效激励为手段,厚植人才沃土,积极打造与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抓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持续推进人才开发体系建设,明确人才开发主体责任,强化整体统筹,厘清人才管理线条,积极培养选拔业务骨干。持续推进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从市场、工程、科研等领域实际出发,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完善公司职称评审标准,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能力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持续推进正向激励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涵盖薪酬福利、中长期激励、职业发展等内容的多维度激励体系。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生产任务、效益完成挂钩,加大新增产能和效益“绝对值”增量奖励力度,真正实现有为有位有利。 激发人才成长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优秀年轻干部库建设,健全精英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管理机制,推行市场化薪酬体系机制。制定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四级年轻干部培养储备数据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梯次优秀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发展潜能,“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定期更新、动态优化。创建跨单位、跨专业、跨业务的热氢风光产业体系战略人才专家库,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强化担纲领衔、授权赋能等工作。贯通专家横向成长通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系,明晰专家职责,明确专家分工。建立专家积分制度,畅通专家和管理序列流动渠道。积极推进实施合资公司工资总额备案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绝对增量指标考核,推动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全面联动。 筑牢人才开发管理基础。坚持选人用人“基层导向、业绩导向、未来导向”,紧密围绕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人才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上协同发力。坚持基层导向,注重在市场开拓一线、科研创新前沿、改革发展深水区,经历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炼的干部群体中,识别和挖掘经营有道、创新有术、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坚持业绩导向,聚焦价值创造,注重在承担重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中,识别和挖掘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应对复杂局面的优秀人才。坚持未来导向,打破管理部门和子公司壁垒,利用年度考核、全面考察、公开选拔、培训学习、业务竞赛等各种机会,识别和挖掘政治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 打造“优选引育”坚实平台。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聚焦高素质新兴业务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业务骨干人才,拿出重要岗位历练培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内部锻炼,加大科研与业务、党务与生产经营交流力度,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培养造就人才、在经营和生产一线锤炼人才。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实施“揭榜挂帅”等机制,抓好年度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积极引导资质提升,有序推进专业技术论文、成果评选工作。聚焦需求做好各类人才引进,在系统内大力推进成熟人才引进,在系统外探索社会化引进,将成熟人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各单位生产与科研一线,推动公司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 (作者为新星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