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连续19年为海南潭门渔港千条渔船补给油料

海陆两用站服务“千年渔港”

2022年09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朱 晶 王弗彦
16.8K

潭门站油船为客户加油。
?潭门站全景。
令人心仪的加油站第76座

    ● 名       称

    海南琼海石油潭门站

    ● 定       位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港

    ● 特       色

    海陆“两用”加油站连续19年为“千年渔港”加油

    □朱 晶 王弗彦/文 

    本报记者 章 铮 通讯员 陈鸣启 陈元平/图

    被称为“千年渔港,南海之门”的潭门渔港,坐落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拥有海南岛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一级渔港。

    潭门,最著名的是其“千年渔港”的历史沉淀。这里的渔民自古以来深耕南海。早在1000多年前,渔民就在潭门安居,从最初的水上渔家,到依岸而居,进而形成了渔村。在这里诞生的珍贵的《更路薄》是中国渔民在南海的航行指南。经过一代代渔民不间断地建设,潭门渔港已发展成为今天能停靠上千艘大小渔船的港口,成为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船后勤补给基地和深远海鱼货的集散销售基地。因此,这里也成为海南吃海鲜最新鲜、最丰富的地方,吸引八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潭门镇渔港港口是通向大海的长长水道,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方阵般排开。水道旁一座中国石化“红帽子”加油站,在烟波浩渺间格外醒目,这就是海南琼海石油潭门加油站。与该站“相依相偎”的是一艘巨型补给油船,二者共同构成潭门海陆“两用”站,也是当地唯一的加油站,连续19年为潭门港千条渔船补给油料。

    2003年10月投营的潭门站,海上罐容为100吨,加油船库容80吨,保障渔港用油是该站的使命。每年8月的开渔节,潭门港上百条渔船在该站加油后,扬帆起航、驶向深蓝。随着八方游客的慕名而来,到潭门的车辆也逐渐多了起来。2019年,潭门站又增加了陆上车辆加油业务,供应95号汽油、92号汽油、柴油,增设两台4枪加油机,锁定了潭门镇的加油车辆。

    多年来,潭门站大力开发海上成品油市场,围绕千条海上渔船需求,提升增值服务水平。每年的休渔期,渔船会回港。该站员工抓住机会,积极走访了解客户用油途径和需求。开渔期,该站“一户一策”为每一位客户、每一条渔船提供24小时个性化加油服务,随时为有需要的渔船加油、加淡水、加冰。对无法靠岸的大船,该站员工一对一电话联系需求,派油船“送油上门”,成为大海中移动的“红帽子”。久而久之,一拨拨新客户变成该站老客户,加油船的员工成为渔民的老朋友。

    年近50岁的朱宏书是土生土长的潭门镇人,家里祖辈是渔民。同时,他也是潭门加油站员工。“经常出海的渔民都跟我很熟,他们要加油会提前给我打电话,无论多晚我都会在油站等着。”朱宏书说。渔民夜里出海打鱼是常事,因此潭门站员工经常要半夜起来为客户加油。虽然辛苦,但看到渔船满载而归,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除了供油,该站还备齐生活物资,提供给长年在海上作业的渔民,为他们出海解除后顾之忧,成为潭门港渔民的第二个“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