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日期检索
点一盏灯照亮烈士英魂回家的路胜利油田暖阳志愿服务队“提灯者行动”志愿者帮助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亲,截至目前,已有24名烈士“回家”2022年08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王晓玲 刘梦雪 赵 晖
□本报记者 于 佳 通讯员 王晓玲 刘梦雪 赵 晖 文/图 7月27日傍晚,山东德州市夏津县雷集镇大姜庄村,68岁的村民魏红海家里来了一群人,他们告诉魏红海,二伯魏光仁的墓地找到了,在朝鲜开城志愿军烈士第12号公墓。 “半个多世纪啊,终于找到了你!”望着满天的晚霞,魏红海激动地喃喃自语,“二伯啊,每年过年,奶奶都会站在村口,望着你出征的方向抹泪,我们全家找你找得好苦啊。” 今年以来,23名英烈和魏光仁一样,“回”到了自己的家。帮他们“回家”的,是胜利油田暖阳志愿服务队“提灯者行动”志愿者。 24名烈士“回家” 魏红海找到二伯魏光仁的同时,家住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杨六家村的于方兰也找到了小叔子王本太。 于方兰是王本太的嫂子,是王本太为数不多的亲人。当年,王本太像无数年轻人一样,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走向朝鲜战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岁。 7月27日,当志愿者祝璇和队友把王本太的画像和安葬信息带给于方兰时,已90岁高龄的老人忍不住失声痛哭。 花费9个小时往返300公里,还有4位烈属像于方兰一样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每次走访回来,我的内心都充满力量。先烈们义无反顾地把生命献给国家,这种精神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一路走下来。”祝璇说。 45岁的祝璇,是胜利油田车辆管理中心临盘服务部的员工。一年前,她成为胜利油田暖阳志愿服务队“提灯者行动”志愿者。 “提灯者”,取提灯照亮英魂归乡之意。 这是一个帮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亲“回家”的志愿活动,2021年,由暖阳志愿服务队发起人王传江将其带入临盘地区。 暖阳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由胜利油田员工自发组成,现有成员51人,主要为小区居民提供志愿帮扶。 王传江是胜利油田车辆管理中心副总经济师兼临盘服务部党支部书记、副经理。2018年,他代表已故父亲王为民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颁奖活动时,结识了德州籍烈士孟祥斌的遗孀叶庆华。 叶庆华当时正在朋友圈发起为烈士寻亲的志愿服务活动。“孟祥斌为了救跳河的女生,一头扎入河中,女生得救了,他却长眠水底。作为烈属,叶女士更懂得‘家’的意义。”王传江说。 作为胜利油田“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的次子,叶女士的举动深深触动了王传江,他觉得应该像父亲一样去帮助他人。 202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王传江决定发挥临盘服务部暖阳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帮烈士“寻找”家人。包括祝璇、田百刚在内的21名暖阳志愿服务队成员主动加入。 从华北平原到云贵高原,他们最远联系到河南、广西的烈士家属,一路留下寻找“亲人”的足迹。半年多时间,他们行程2100公里,帮助24名烈士顺利“回家”。 被烈士家属当成骗子 做一名合格的“提灯者”并不容易。 很多时候,志愿者收到的名单,大多是一些不太详细的地址,很多地方因时代变迁,早已物是人非。 有时,好不容易联系到,却被烈士家属当成骗子,不等志愿者把话说完就挂断电话;有时,为了落实清楚一条信息,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每当回忆起这些,祝璇的语气中总会流露出一些委屈。她说,“提灯者”要做的,不止是给烈属交代一句烈士在哪儿,而是要让他们知道烈士安葬的具体位置,帮他们了解烈士生前的故事。 茫茫人海,帮这些陌生人寻找已故的亲人,对暖阳志愿服务队的队员来说,真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 他们不光要找到烈士安葬的具体位置、了解烈士生前的信息,还要通过烈士曾经往来的书信和留存的遗物,跟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反复对接,再寻找他们的亲人,确认烈属的具体情况。 不论多难,他们都坚持着,从没想过放弃。 暖阳志愿服务队队长田百刚说,服务队有三条不能逾越的规定:绝不动用生产用车,绝不动用公家燃料,绝不占用工作时间。 去年11月以来,田百刚开着私家车奔波900余公里,光油费就花了600多元。他说:“既然是志愿,我们就不会去计较得失,所有的付出都心甘情愿。” 志愿者主动捐款集资,用于购买看望烈属的慰问品。无法随行的志愿者,会详细记录每笔支出,在志愿活动结束时公示出来。 有人说他们傻,放着好好的周末不在家休息,非要跑出去寻找陌生人;有人说他们想不开,非要开着私家车满世界跑;有人质疑他们的动机,认为他们肯定是有利可图。 祝璇没有解释,而是讲了自己和团队成员第一次走访烈属的难忘经历。 在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王汉庄村张公信老人家,他们为老人带去了叔叔张世禄烈士的信息。老人眼眶湿润,双手颤抖地捧着已泛黄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用哽咽的声音讲述起多年来刻骨的思念之情。这一幕深深地印在祝璇的脑海里。 “我们什么都不为,就想尽绵薄之力,帮烈属找到他们的亲人,缅怀逝者,告慰英灵。”祝璇说。 另一种传承和延续 自从做了“提灯者”,迟芸特别爱哭。 走访中,她会被每一个故事感动,也会为每一次分离难过。最难忘的是,在烈属张宝祥家看见的一张夹在旧笔记本中的照片。 “看一眼布满泪痕的笔记本就知道,他的家人当年有多难过,张毓诚烈士去世时好年轻啊。”她痛惜地说。 和她一样感动的,还有十岁的儿子。 “老师带我们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才知道有那么多先烈为了新中国献出宝贵生命。妈妈,如果他们知道我们去看望了他们的亲人,一定会很高兴吧?”原本就对军人十分崇敬的儿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对志愿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 迟芸说,当初参加这项活动,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地去帮助这些烈属。可慢慢地,她发现,在帮助他们寻找亲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了受益者——引导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回报,是付出之后得到的意外惊喜。 在这个过程中,王传江也越发理解了父亲王为民几十年如一日帮助他人的那份初心。 他说,老一辈石油人为油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到了我们这一代怎能碌碌无为,我们要扛起作为一名新时代石油人的社会担当,这是石油精神的另一种传承和延续。 为了帮更多烈属找到亲人,暖阳志愿服务队还联系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给每一位烈士绘制肖像,搜集整理烈士生前的故事。 他们还和国内多个烈士寻亲志愿组织、信息库建立联系,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走进学校,把英烈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在他们心里播下红色的种子…… “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王传江说,帮烈士“回家”,不只是为了帮烈属了却一桩心愿,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知道他们的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 祝璇通过帮烈士“回家”更加懂得了珍惜。她说,“提灯”不光是在帮助他人,对自己也是无声的教育。现在,她深刻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她会努力过好每一天,为社会贡献一份光和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