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 ![]() ![]() 日期检索
生产运行 镇海炼化
精细操作,确保稳定运行2022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郭歆琳
□郭歆琳 3月8日晚上,在国内首套自主开发的溶液法3000吨/年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内,镇海炼化合成材料部班长王志方打着手电筒,仔细查看闪蒸单元第三闪蒸罐的料位,确认设备、管线内物料退料情况。 自2月25日顺利开车,该装置已产出百余吨合格产品,成功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连续生产。马上,这套装置就要进行检修改造了。但在这之前,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仍然是第一位的。 聚丁烯-1技术是直接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没有任何同类型装置的经验可供借鉴。当时,国内同行断言:“没有经过中试,仅依靠实验室的经验99%开不起来。”曾经,有国内企业花了3年时间还是失败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要做剩下的1%。”装置工艺技术主办曹晶洋声音低沉却坚定。 成为1%的过程极其坎坷。装置前后共经历4次开车,开车方案修改20版、方案优化300余处、排除隐患700余个、与相关科研及设计单位线上线下对接30余次……看似不起眼的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 “前三次的开车虽然未成功,但是打通了装置全流程,实现了流程上的优化,并通过排除法找到了制约装置开车的核心问题,埋下了胜利的种子。”曹晶洋说,核心问题出在聚合物输送泵上。 这台泵是一台齿轮泵,通过啮合齿轮输送介质,同时这些介质也会反过来润滑齿轮。齿轮的磨损要求为微米级,也就是说,两根头发丝的磨损程度就会影响泵的运行。就像汽车为了省油挂空挡,变速箱中的轴齿轮由于少了油的润滑就会产生磨损,最终影响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该泵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开停工的苛刻条件:装置平稳运行时,流经泵体的熔体黏度大约为水的50倍,而开停车时,纯聚丁烯物料的黏度仅有水的1/10。黏度较小的纯聚丁烯无法满足基础的润滑要求,因此,齿轮在开停车的极端条件下极易发生磨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了很多方案,通过增加变频、添加伴热、手动盘车等措施,使泵的最低转速从20%合理优化至10%。一次次的实践证明,先降低转速,再配合手动盘车,就有机会让这台泵成功开起。 “内操,反应器出料泵运行平稳,未出现任何异常。”在最后一次开工现场,王志方紧盯着运行数据,第一时间得知了成功的好消息,“1%的可能,我们做到了!” 目前,该装置已产出产品百余吨,切换牌号8个,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的,顺利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连续生产。下一步,镇海炼化将继续改进设备、优化流程,有计划地打造出一条体系健全、规模完整、流程有序的生产线,实现未来长周期科学稳定运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