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飞溅的焊花是岁月的见证

2022年02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彦骅
16.8K

    □王彦骅

    “时间过得真快,到今年,我已经工作34年了。”在炼化工程集团十建公司盛虹炼化项目现场的简易板房里,负责指导焊接专业工作的王传友感叹。从开始的新手“小白”,到现在的专家“大拿”,坚定不移的热爱和苦心孤诣的琢磨,是他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技校学习时,王传友第一次接触到了焊接专业。回忆起那时候,他坦言,“每一次老师演示时溅起的焊花,就像在我的心尖上跳舞,让我对焊接专业更加着迷”。1988年,王传友如愿来到十建公司,成了一名电焊工人,但探索焊接工艺这条路,他走得并不容易。

    1994年,王传友来到辽阳石化项目,参与建设当时全国最大的PTA装置,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钛管氩弧焊和镍基合金焊接工艺。“钛管在氩弧焊中最难干,不能采用摇把焊,只能一个姿势往前走。打底焊接成型非常难控制,动不动就烧漏了。”为改变以往的焊接习惯,确保有效控制熔池温度、解决填丝慢等问题,王传友只能反复练习。“那时一人只有一台焊机,等师父休息了,我就自己拿着试件练。”他扎实的焊条电弧焊和氩弧焊基础,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重复中练出来的。

    随着经验的积累,王传友的技术逐渐精湛,他开始尝试工艺创新。面对大多焊工都头疼的锅炉弯头箱障碍焊,王传友细致观察铝合金氩弧焊的焊道成型及融化情况,不断控制条件、改变参数,反复进行盲区焊接试验。“那时常被质疑,因为是焊接盲区,很多人都说我在瞎焊。”他笑着说。直到成功的那一刻,几百道的焊口、几十次的试验,都值了。

    在不断地钻研和探索中,王传友还创建了管道埋弧焊接工厂化预制施工模式,发明了管道增丝埋弧焊,并将埋弧焊接应用到低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低温钢及镍基合金管道焊接工艺中。其间,他先后在国内各大期刊发表了焊接专业相关论文9篇,还被评为十建公司焊接主任技师。

    “人生有几个34年呢?能一直做自己热爱的事,就很幸运了。”这些年来,从青涩到老练,王传友将他的所有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焊接工艺上,那飞溅的焊花,见证着他最美好的岁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