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工业试验实现“零的突破”2022年02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边俊杰
□边俊杰 “得知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项目将在我们的乙烯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的那一刻,心里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天津石化烯烃部乙烯车间主任王桥声音低沉却透着坚定,“一定要完成任务!” 此次工业试验首先要做的是,以乙烯车间现有6号裂解炉为基础进行工艺改造。从项目开始基础施工到完成中交的这段时间,作为施工监护人,裂解外操苏云天每天蹲守在现场,对所有工序一一检查,巨细无遗。“早一天安全中交,就能为后续的工业试验争取更多时间”。 作为裂解段长,于振清全程参与试验装置的工艺改造。“中交后,真正留给工艺处理的时间只有20天。”他回忆道,“真的很难。”7月的天津,天气变化无常,倾盆大雨常常一下就是两三天,正赶上项目最繁忙的时候。由于原油裂解项目是改造施工,在吹扫过程中既要做到与原管线有效隔离,避免杂质进入,又要保证新、旧管线都要吹扫到位,难度不小。为此,他们根据改造流程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依次对主管线、末端管线、细小分支管线等逐一进行分段吹扫,确保不留死角、一次开车成功。 “内操,现在开始调整温度;外操,继续盯紧外送泵压力,随时汇报情况。”2021年8月24日,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项目进入最关键的工业试验阶段,操作室里所有人都屏息等待。尽管专家们对此次试验已多番论证,制定了成熟的方案,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王桥和同事们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闪蒸罐的液位计显示不出数字,是开车后他们遇到的最大难点。闪蒸罐是原油进入装置的第一道工序。“结合现场的情况,我们经过分析后判断,读不到液位数是因为液位太高了。液位太高,会冲击下一道工序,最严重甚至会造成试验延期。”王桥说。找到症结后,他马上组织技术人员展开“头脑风暴”、制定应对措施,通过一系列调整,终于使试验装置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