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广东石油
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网,1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
|
![]() |
2021年11月底,广东石油在广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座综合能源服务站——东明三路综合能源服务站,满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电动汽车需求。陈国斌 摄 |
本报讯 2021年,广东石油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目前已在全省建成9座油氢合建站、196座充换电站、155座光伏发电站,初步构建起涵盖示范城市群的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网,1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广东石油“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100座油氢合建站、500座充换电站和900座光伏发电站。
稳字当头推进网点布局。广东石油按照“现有市场足以支撑,未来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锁定市场和发展两个指标,精准布局综合能源服务网络。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在现有网点的基础上通过新增、改建等方式,确定新能源网点的能源供应种类、储存加注设备型号以及运营规模。2019年7月,在佛山建成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樟坑油氢合建站。2021年11月底,在广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座集加氢、充电、光伏发电于一体的东明三路综合能源服务站,满足黄埔区工业园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
借政策东风发展产业链。广东石油借政策的东风,瞄准产业链发展完善、态势蓬勃的区域,及时介入网点布局,为新能源网点后续发展蓄能。目前,广东石油在广州、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建成9座油氢合建站,契合广州黄埔区打造氢能示范区、佛山南海区打造“氢谷”的政策导向,获得包括网点规划、绿色审批通道以及产业链配套规划等的支持。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充换电技术、车企开发等相关产业链对新能源应用落地至关重要。2021年10月,广汽集团开发的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网约车落地,广东石油作为氢能供应单位与广汽开展合作。未来4年,将有1万辆这类乘用车投入市场,意味着氢能应用开始切入乘用车领域,为氢能网点后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市场基础。
技术先行占据行业高地。从编制系统内首部氢站建设和管理制度,到建成华南区首座氢气质量分析检测实验室,广东石油进一步完善氢能从生产、采购、储存到销售环节的全流程品质监控,获得氢燃料电池车用氢质量检测的“话语权”。2021年12月7日,在中国石化第1000座充换电站和第1000座光伏发电站发布会上,广州木棉北综合能源服务站的超充电桩引起广泛关注。对比普通充电桩40分钟的充电效率,其采用的450千瓦充电桩能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200公里,将彻底解决当前电动车充电效率的痛点,核心技术的突破将成为未来网点发展的核心优势。(黄嘉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