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处理岩屑守好“绿色银行”

2021年11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罗爱 崔智武 涂爱军
16.8K

    □罗 爱  崔智武  涂爱军

    江波心中始终紧绷着一根弦。

    这段时间,位于贵州正安县安场镇附近的安页6平台正在进行钻井。

    在钻井施工中会产生一种含油固体——油基岩屑,属于危险废品,须进行清洁无害化处理。

    在钻井井场,江汉石油工程环保技术服务公司川渝环保项目部JHHB104队的员工,将刚刚经过处理的油基岩屑,用叉车运到危废转运车上。

    身为副队长,江波紧盯着每一步,丝毫不敢懈怠。

    不远处,是满山遍野的茶园。

    正安县是贵州省有名的生态示范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生态,形成正安白茶生长的绝佳环境。目前,正安茶产业从业人员有10万余人,占全县人口近三成。茶叶,已成为正安茶农和茶企的“摇钱树”,是正安人的“绿色银行”。

    JHHB104队所在的安场镇是正安县划定的白茶产地之一。在这里施工,油基岩屑绝对不能泄漏。

    “目前,该井油基岩屑产生量保持在每日20吨左右,最高一天达40吨。我们的预处理设备每日可处理60吨。”江波介绍,他们在井场放置了一个30吨暂存池,就算在钻进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油基岩屑,也能及时有效应对。

    处理后的油基岩屑,需要先装在吨袋中。“我们将吨袋放在专门购置的吨桶里,收集油基岩屑时,不会出现洒落。”该队机组长代旺舒说。

    油基岩屑遇到雨天,可能发生泄漏。他们搭设雨棚、建设暂存间。“我们在工区设置了围堰,相当于又增加了一道环保防线。”江波说。

    5月份以来,JHHB104队为4个钻井平台、8口页岩气开发井提供钻井随钻不落地清洁服务,已收集、运输4000多吨油基岩屑,无一泄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