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北溪管道或倒逼乌克兰油气开发

2021年10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最受北溪管道影响的乌克兰其实油气资源异常丰富。据2019年底的数据,乌克兰的天然气资源量高达1.09万亿立方米,仅次于挪威的1.5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规模在欧洲位列第二。乌克兰目前天然气资源量年动用占比仅为2%,大部分资源仍在沉睡,如果进行勘探,乌克兰的天然气资源量可能远高于这个数据。

    除了极高的资源禀赋,乌克兰现有的天然气运输管网将成为其最大的优势。作为苏联向欧洲扩大能源影响力的遗产,乌克兰拥有全球最发达和最全面的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也曾长期担当苏联向中亚成员国的主要输气通道。

    虽然受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建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这些基础设施长期运能不足,但管道和压缩机站仍是可随时运用的资产。

    尽管如此,乌克兰的天然气极度依赖进口。其原因在于人才的缺乏。20世纪70年代,苏联开发西西伯利亚油气资源时,将乌克兰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抽调至西西伯利亚地区,导致乌克兰境内天然气资源开发缺乏人才。近年来,乌克兰的天然气年消费量增至298亿立方米,其中143亿立方米完全依赖进口,如何利用好本国资源也已成为乌克兰的当务之急。

    但要实现这样的愿景,需要大笔投资。根据乌克兰未来研究所的一项评估研究,乌克兰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自足和出口将需要195亿美元的投资,其中,35亿美元将用于开发气田和修建输油管道、140亿美元用于石油开采、20亿美元用于炼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