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化科普

2021年09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手指口述”操作法是什么?

    “手指口述”是通过大脑、眼、口、手的指向性集中联动而强制注意的操作方法。“手指口述”是提升岗位作业质量,提高职工自主保安全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岗位作业规范行为养成的基本内容,是有效地提高全体员工现代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推行“手指口述”,就是要把现场管理由粗放随意向精细严谨转变。一是集中操作者的注意力,促使操作者持久地保持高度的或相对的注意力。二是增强操作者的定力和稳定性,使操作者强制自己排斥各种干扰。三是快速启动作业,使操作者迅速进入作业状态,并把注意力稳定在作业状态。四是强化对操作程序的记忆再现,增强作业的系统性、条理性、完整性。五是实现记忆的清晰化,提高操作的精确度,达到作业关键点的明晰准确,减小误差偏差。六是严密审慎地分析当前的作业状况,及时准确地作出思考判断,作出正确选择。七是对关键性操作或问题错误多发点进行提醒。

    (材料由集团公司安全监管部提供)

    ◆“手指口述”操作法的起源和应用

    起源于日本“零事故战役”。1973年起,日本开始推行“零事故战役”,通过实施手指口述操作法,解决工作现场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由电力行业率先引入此管理理念,形成了电力系统操作规程中的“唱票复诵”管理要求。21世纪初,手指口述操作法开始进入矿山、冶金行业,尤其在煤矿企业推广中收到良好效果。

    2019年,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出台手指口述操作法管理规范,通过实践有效降低了误操作事件的发生次数。2021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依托总经理2号令在全系统推广“手指口述”操作法,各直属企业结合自身风险特点和现场操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手指口述”操作法有效落地实施。

    (材料由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