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手指口述”
撑起保护伞

2021年09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关 耳
16.8K

    关 耳

    中科炼化员工在紧急切泵中,通过安全确认实现平稳切换;齐鲁石化监护人紧急叫停操作人员,经过现场提醒后操作成功,这些都是在手指口述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避免风险的典型案例。手指口述操作法为现场操作撑起保护伞。

    石化生产关联性强,遇到紧急情况更需要沉心静气。想一想操作规程,口述一遍安全指令,确认一遍操作行为,通过指向、口述实现自我问答、自我反省,实现对现场危害的再认识、再确认,避免忙中出错。宁可慢一分也不抢三秒,多一些时间思考、多一位同事确认,就能多一分安全。

    国家能源局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63%。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对危险认识不够、操作经验不足等,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要想实现安全精准操作,平时就需勤加练习,反复演练,常抓不懈,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形成条件反射,产生“膝跳反应”,自觉运用手指口述操作进行安全确认,确保不因人为误操作、漏操作、错操作导致事故事件发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