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地球物理
“电子眼”盯牢物探大数据2021年09月0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刚刚
孙刚刚 “工作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物理点全检率达到100%。”提起自主研发的野外质量监控手机软件应用效果,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SGC2102队队长曾凡武如数家珍。该软件通过自动定位和物理点关键质量控制数据网上录入、实时回传,盯牢了广利-青南一体化物探项目2期600平方千米施工范围内的6万多个炮点、20万个接收点。 物探找油找气如同渔民撒网捕鱼,要详细透析地下油脉,物探网不但要密,还要准。“精准管控物探大数据,信息化是金钥匙。”曾凡武说。他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施工现场安上了“电子眼”,通过小组自检、班组长全检、分管队长抽检、工序间互检、质控员专检的“五检制”质量控制程序,实现了多方联动快速全检物探点,检波器误差基本控制在厘米级以内。 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高质量的物探资料保障。该公司积极做好“互联网+”结合大文章,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保障大数据量下采集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施工的新疆钱1井项目,是集团公司西部探区首个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无缆全节点采集、单点高密度等多项技术联合攻关研究项目。胜利分公司组建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团队,研发了可控震源质量监控与分析等7大软件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从多类资料自动合成、震源坐标精准定位等多方面提升采集质量,增强攻关效果。 与此同时,还有QHSE视频监控系统、车辆监控平台、废哑炮处理视频监控系统……一系列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物探野外作业“电子眼”的开发应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全流程跟踪,盯牢了物探野外大数据。近年来,该分公司地震项目采集资料优良率提升到90%以上。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