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地质人员精细地质研究、精调注采平衡、强化三次采油、深挖油藏潜力,双河油田实现44年高效开发,上半年产油12万吨,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功勋富矿”焕发不老生机

2021年07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庞先斌
16.8K

    □庞先斌

    双H7-126井是双河油田Ⅶ下层系的一口采油井,日产油0.2吨,含水率高达99.6%。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地质人员精细研究发现,该井钻遇的Ⅵ7小层砂体厚度、电性、物性与邻井相当,井区无井动用该层,而该井又位于注水压力平衡区,有剩余油富集潜力。

    6月13日,该井实施补孔作业后,初期日产油22.8吨,含水率48%,目前日产油16吨,濒临关停井重焕勃勃生机。

    双河油田是“功勋富矿”,多年来,地质人员精细地质研究、精调注采平衡、强化三次采油、深挖油藏潜力,在稳油控水、三次采油和细分开采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技术,实现老油田高效开发,44年累计产油4500多万吨。今年初,双河油田被集团公司授予“高效开发油田”称号,这是该油田连续四届(五年一届)获此殊荣。

    今年上半年,双河油田产油12万吨,占全厂总产量的42.6%,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精细注水注聚,控递减提高采收率

    双河油田地处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属于砂砾岩整装油藏,地质储量1亿吨。

    自1977年7月开发以来,双河油田经历多个开发阶段,曾以2%以上的采油速度稳产12年,又以1%以上的采油速度开发10年,多项开发管理指标在全系统名列前茅。

    进入特高含水期,采油一厂按照“地面做减法、地下做加法”的思路,形成了套损井小直径多段分注、多级多段细分注水、低成本调剖封窜等9项低成本注采工艺。

    在持续推进精细注水工程中,该厂利用井网抽稀+大幅度动态调配技术,精细注采调整,扩大波及体积,分层系完善井网,让注入水精准到达目的油井,有效延缓老井产量递减,其中双河Ⅲ1~2油组自然递减率连续5年下降。

    为提高老区采收率,该厂对难动用区块开展三元复合驱、高温聚驱、小断块油藏聚合物驱等多类化学驱先导试验,攻关高采出程度特高含水油藏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油藏温度大于85摄氏度Ⅲ类聚驱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新增化学驱储量逾千万吨,累计增油42万吨。

    今年以来,地质人员针对不同聚驱阶段单元存在的出砂严重、出液能力变差等问题,实施井网调整,精细管控注聚过程,注聚单元开发效果显著增强。双Ⅳ4层系三元复合驱通过实施耦合注采、轮换开采等措施,新增见效井11口、持续见效4井次,见效率由47%升至80%,单元日产油由51.6吨升至66.8吨。

    目前,双河油田采收率达46.68%,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1%,优于油田下达指标。

    精细地质研究,挖出隐蔽剩余油

    双河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矛盾复杂,剩余油高度分散,油层含水率达97%,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老区越是复杂,就越给挖潜留下想象空间。我们要充分掌握油藏动静态资料,对老区、老井、老资料精细复查,对可疑层重新认识,甄别出每一个潜力区。”该厂地质研究所所长黄永强说。

    438断块位于泌阳凹陷双河油田南部鼻状构造的倾伏端。去年10月,在构造变动区精细对比中,地质人员发现442井区两口老井断点深度与周围邻井差异大,因此对该井实施陀螺测井,并利用井网密集的优势,开展断层控制区空白圈闭评价,重新修正4条断层及各顶面构造,发现断鼻圈闭规模增大,构造高部位无井控制,认定该区域具备部署高效调整井的潜力,大胆部署两口调整井,K3311井初期日产纯油20.3吨,K3312井初期日产油17.3吨。

    “十三五”期间,地质人员精细高耗水条带定量表征研究,实施井网调整及层系细分重组,开展厚层油藏内部构型研究,累计部署新井26口,新建年产能2.86万吨,年均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0%左右;年均实施措施130井次,年累计增油2万吨;探索形成了断鼻圈闭隐蔽油藏识别技术,增储248万吨,各项开发指标持续向好。

    追本溯源再认识,非主力区找到新储量

    双河油田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构造复杂的厚油层和低渗透段、主力油层边部和非主力油层。

    地质人员精细研究每一个小层、砂体,重构开发单元,采取不同对策,在超高含水油层挖出了一批日产油大于15吨的高产油井。

    437断块是典型的近物源沉积的厚层油藏,平面水淹状况复杂,挖潜难度大。在地层对比中,地质人员发现断层区域存在构造矛盾和储采矛盾。在对断层再认识中,他们精益求精对比分析每条测井曲线,认真筛查每口油井的录井资料,最终修改窜层32个,修改断点深度33个,将断层规模向西延伸460米。

    认识到断层变化后,他们发现该区域小层构造高部位无井控制,去年部署调整井双K4463井,钻遇显示层33层,初期日产纯油8.5吨,后经释封合采,日产油升至16.6吨。

    今年以来,地质人员采取注采完善+井网矢量调整措施,对双南437块I5II层系采取补孔、调层、改造、调整等措施完善注采井网,对非主力油层进行层系细分重组,对注水井实施补孔、封窜、酸化转注措施作业,增加水驱可采储量10万吨。

    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薇说:“思维创新离不开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只要从细节做起,把老资料研究透彻,转变方向和方法,瞄准断层变动区,就能形成新的认识、取得新的突破,让老油田焕发不老生机。”

    双河油田江河区低部位,以前研究认为是水区,无油层分布。近年来,技术人员从1000米厚的储层中深挖细找,筛选出厚度在2米以内有成藏条件的“毛毛层”32个,增加优质储量168万吨。

    这些小规模砂体面积小、隐蔽性强,却隐藏着丰富的可采储量。技术人员部署了H6-20、H10-278等一批油井,累计产油7万余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