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文25东块油藏采出程度已达43.24%,地质人员当好油藏“医生”,精细研究油藏、精准配套挖潜技术,实现产量稳中有升、递减有效减缓
高含水油藏 低成本“调理”2021年07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建设 罗玉玲
□于建设 罗玉玲 “5月,文25东块油藏实施精准配套挖潜,开发形势持续向好,自然递减率同比下降8.69个百分点。”6月22日,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地质研究所文中一区项目长胡贤能在地质月度例会上汇报。 文25东块油藏是中原油田最早开发的油藏之一,经过近40年高速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采出程度已达43.24%。为确保区块持续高效开发,该厂地质人员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精准配套挖潜技术,形成特高含水油藏低成本开发新模式,实现产量稳中有升、递减有效减缓。 精准“把脉”,当好油藏“医生” “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和多次注采调整,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水淹严重,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加大。”胡贤能说,要实现“立体水驱调整、挑战采收率50%”的目标,地质人员必须在油藏精细研究上下功夫,为油藏精准“把脉”、写好“病历”、开好“处方”,当好油藏“医生”。 为摸清文25东块油藏剩余可动用油分布规律,该厂地质人员应用油藏数模技术精细刻画油藏,采用角点网络系统,横向上在两井之间至少划分2~3个网格,纵向上细分91个层,犹如在显微镜下详查油藏的“毛细血管”。 他们据此发现,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分布在“三带两区一线一主体”区域,即油藏构造复杂带、井网损失带、物性变差带,井间滞留区、构造高部位区,主流线和厚油层水淹主体区。 在此基础上,地质技术人员研究剩余油及其渗流特征,创新形成富集油、相对富集油、可动用油、难动用油、残余油五类剩余油开发调整对策,指导精细开发、提高采收率。 日常“调理”,保持良好状态 “注水压力27兆帕,日注水量70立方米,注水状态保持良好。”6月7日,该厂文中采油管理一区副经理余正东跟踪W65-36注水井实施化堵后的效果。 文25块东油藏开发时间长,流线长期较为固定,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现象增多。胡贤能说,要实现精准注水、优质注水、效益注水,科学注采动态调配是首选。 地质技术人员在开展区块物性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流场调整技术,将主区块划分为物性差异大流线不均匀区、储层较单一的小井距区和独立条带易水窜区,分类实施差异调配、交变注水、周期注水措施,实现平面差异化水驱,通过水井不同方向配注调整和油井工作参数调整实现流场转换,减缓井间干扰,提高采收率。 在这一过程中,地质技术人员针对油藏高部位、高含水区和断层遮挡区,建立一采一注、一采多注、多采多注的注采耦合新模式,提高中心主流线区的驱油效率,提高水驱波及程度。 截至目前,该油藏实施动态调水工作量27井次、油井调参5井次、油井提液4井次,优化后阶段增油1200余吨,自然递减率降低1.1个百分点。 创新“治疗”,精准高效挖潜 6月6日,文25-平1井日产油5.2吨,含水率78%,累计生产原油1666吨。 这是中原油田部署实施的第一口短段水平井。该厂技术人员利用近断层精细识别和组合技术,发现文25块东油藏沙二下2砂组2号小层断层遮挡区剩余油富集,果断设计文25-平1短段水平井开发方案,设计井斜深2700米,设计目的油层水平段长60余米,新增可采储量2.3万吨,经油田专家论证会论证通过批准实施。 技术人员利用靶前标志预判、模型控制优化、钻井过程实时调整的三节点控制法卡准水平段砂体位置,实现钻遇油层93.1米/9层、水淹层7.3米/1层,精准率达100%。 该井投产初期日产油10.9吨,含水率22%,目前日产油稳定在5吨以上。 “该井成功投产证实,高角度油藏高含水后期在构造高部位及岩性变化带富集剩余油。”胡贤能说,这为高含水高采出油藏提高动用、减缓递减、提高采收率指明了方向,为同类油藏精准挖潜和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