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献礼新中国的诞生:国旗设计原稿2021年07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949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新政治协商会议向全国广泛征求国旗图案,将国旗交给人民去设计、去描绘。最终,来自上海的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从2992幅图案中脱颖而出。 曾联松,浙江瑞安人,酷爱美术和书法,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的热血青年。1938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秘密经济新闻机构“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从事情报工作。 1949年7月的一天,曾联松在解放日报上看到新中国国旗图案的征集启事。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他购买了纸张、画笔等材料,然后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阁楼里设计。 一天晚上,曾联松仰望天空,猛然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共产党。” 他从中得到启发,《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毛泽东头戴红军帽的照片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红军帽上的红五角星正是中国共产党最为形象的代表。他还特意在五角星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党旗中的图案——锤子、镰刀。为了不使国旗图案中的符号元素过多,他又决定以小五角星象征广大人民。经过反复修正,曾联松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国旗图案。 1994年5月,曾联松将自己珍藏了45年的用红黄两色蜡光纸剪贴的另一幅国旗原设计图案底稿捐献出来,让它们在博物馆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不断传承下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