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汉油田采油气技术服务中心测试大队员工袁大庆组建“江汉义工”志愿服务队,13年来,坚持利用每一个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投入公益活动

笑容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回报

2021年05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汤国毅 董 军
16.8K

    汤国毅 董 军

    5月12日,是“江汉义工”志愿服务队成立五周年纪念日。与此同时,队长袁大庆作为湖北省8位候选人之一,参与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5月份评选。

    很多人称袁大庆是一个“创造温暖的人”。他连续8年参加山东东营义工的公益行动,风雨无阻。13年来,他坚持利用每一个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公益活动中。

    “江汉义工”在他的带动下,由2016年的30多人迅速壮大到目前的1166人。开展爱心公益活动3000多场,累计志愿服务24万小时,在湖北省3万多支志愿服务组织中排名第14位,被湖北团省委授予“先进本禹志愿团队”称号。

    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接送疫情突击队员,他自驾私家车行程1.5万公里,光油费就花了6000多元。“江汉义工”如今已成为江汉油田最富活力与朝气的公益团队。

    是什么让袁大庆和他的团队像太阳一样,热情如火、乐于奉献呢?

    结 缘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只有真心去做,才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涵义,慢慢也就成了内心追求。”

    52岁的袁大庆,是江汉油田采油气技术服务中心测试大队员工。2008年,他调到地处山东的清河采油厂工作。在东营下车时,一次偶遇让他与公益结缘。

    袁大庆清晰记得,2008年1月5日是个星期六,东营天气很冷。袁大庆发现附近的街道两边有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人,拿着一支长长的像钳子一样的工具,在路边捡拾着什么。他十分好奇,就上前询问。

    原来,这是一个叫“东营义工”的志愿者团队利用周末时间组织的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他们捡拾的是街边被路人丢弃的白色垃圾。“我能参加你们的活动吗?”袁大庆试探着问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当然能,十分欢迎石油兄弟加入我们的团队。”就这样,袁大庆成为“东营义工”中的一员。

    那年的东营,因为公益变得不再寒冷。此后的8年,只要“东营义工”开展活动,袁大庆都会欣然前往,风雨无阻。

    袁大庆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只有真心去做,才能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涵义,慢慢也就成了内心追求。”

    传 递

    “团队将温暖传递给了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笑容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回报。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袁大庆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到敬老院与养老院去做义工。见到义工们到来,这些老人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拉着他们的手紧紧不放。望着这些眼中闪着幸福泪花的老人,袁大庆萌生了一个想法:江汉有许许多多为石油奉献了大半生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大多外闯市场,他们同样需要有人去关心去呵护,东营有这样的公益团队,江汉也可以有。

    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2016年,袁大庆主动申请调回江汉油田。

    他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网上组建了“江汉义工”微信群,召集到30余名队员,并将公益活动重心放在服务社区和油田托老中心的老人身上,开设洗脚、修脚、剪指甲、采耳、理发等特色服务项目。

    没有设备自己买,没有技能上网学。爱随春风传四方,许多志愿者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纷纷加入“江汉义工”行列,义工团队人数由30余人迅速上升为50人、500人、1000人。每次活动在群内一公布,名额迅速被抢光,“江汉义工”成为一道流动风景线。

    5年来,“江汉义工”服务范围拓展至环境保护、敬老爱老、托管助学、爱心导诊、社区服务、疫情防控等多方面。

    每逢周末,五七大道、水杉公园、广华河边、新老小区都能见到他们奉献爱心的身影,200多个周末,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袁大庆将温暖传递给了团队,“团队将温暖传递给了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笑容就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报,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袁大庆说,这就是义工,这就是公益。

    坚 持

    “我只是一个领跑的火炬手,希望让公益这把大爱之火温暖我的余生。”

    自2008年加入公益活动以来,除生病和工作走不开以外,袁大庆几乎每个周末、每个节假日都是与公益活动一起度过的,整整坚持了13年。

    袁大庆的妻子也是一名义工,至今仍在清河采油厂工作,都心疼地叮嘱他,不要太劳累。这背后,谁能知道热情大方、爽朗阳光的袁大庆却是一个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2016年1月,袁大庆在武汉协和医院做完心脏手术之后,医生告诫他,今后不能负重,不能跑步,不能爬楼。义工们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别关照他,重活儿累活儿不让他沾手,但袁大庆总说没关系,自己没那么娇气。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公益的魅力,袁大庆带领“江汉义工”将服务的触角向潜江周边辐射。潜江城区、曹禺公园、紫月湖公园留下了“江汉义工”的足迹,外出开展公益活动,义工们都是互相拼车前往,油费自理。

    他们的足迹遍布竹根滩、熊口、杨市、龙湾、渔洋、张金等十多个乡镇敬老院,因为“江汉义工”的到来,满院都能听到爽朗的笑声。每到一个养老院,义工都会自带食材,包2000多个饺子。5年来,他们包了几十万个饺子。

    近年来,江汉油田和潜江市各级组织都十分关注、肯定这支义工团队,各项荣誉挂满了半边墙。

    “这些荣誉是对‘江汉义工’整个团队的激励。”袁大庆指着几十面奖牌说,“我只是一个领跑的火炬手,希望让公益这把大爱之火温暖我的余生。”

    袁大庆带领“江汉义工”团队5年来为周边养老院包了几十万个饺子。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