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徽池州石油本部油库主任王东生长在长江边,了解长江的脾气,也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通过设施改造等措施守护油库安全绿色运行
龙卷风来时,他们油库安然无恙2021年05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 琪
张 琪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江苏、湖北两省遭遇龙卷风袭击,安徽省处于这两省之间,企地双方特别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应对。在安徽池州石油,本部油库主任王东却并不慌张,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对油库里的一切都心中有数。 “现如今的池州油库,年吞吐量69万吨,是刚成立时的9倍多,从前这周边啊,是成片的稻田,一到夏天蛙声阵阵。”王东说,他1996年就来到油库工作,2006年,通过竞聘担任了池州油库主任。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油库设施改造,一方面申报改造计划,申请资金;一方面重新制定管理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消除安全隐患。 王东深知,池州油库不仅是本地城市的能源“脉搏”,还承担着持续保供周边多个地市的任务,在安全方面不容有一点闪失。 2007年,王东带领同事完成池州油库的第二次扩改建,油罐总容量扩充到1.58万立方米。在二次改造中,王东还力主拆除了自流式发卸油台,以信息化设备控制的自控发油系统取而代之。 在他的带领下,池州油库的形象焕然一新。2015年后,为更好地提质增效服务经营,王东又带队改造升级了库外管线,提升接卸能力,提高油罐周转率,同时在油库开展大班组改革,大幅提升了人均劳效。 “我们的信息化设备可以说是陆续上新,这是新建的视频监控系统,这是油罐高低液位报警系统,还有周界围栏报警系统,全流程电动阀控系统。”油库主任助理洪涛如数家珍。 多年的设备改造打下了油库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有备无患,让我们有信心应对挑战。”王东认为。 作为池州本地人,王东对于汛期的天气影响比谁都要熟悉。生长在长江边,就要学会“制服”长江的坏脾气。 “池州油库位于长江低地,汛期极易发生洪灾,最严重的一次险情发生在2016年。”王东回忆,那一年自己担任油库主任正好10年,汛期险情不但检验了他一直以来的工作业绩,也考验了他的承压意志与决断力。 “坚守重点就是这个配电房,一旦这儿进水,整个线路发生短路,全油库就瘫痪了,不堪设想!水不退,我就永远不下班!”王东在雨中大喊。当时,他带领油库全体员工排涝。6台大功率排水泵排量不足时,他当机立断,第一个背起沙袋,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带领党员突击队员接力用脸盆舀水。前前后后,王东在配电房门口坚守了10天10夜。 “最终,水位停在了离配电房沙袋顶仅仅1厘米的地方。在百年一遇的汛情面前,我们池州油库不但安全无恙,还确保了正常供油。”王东满是自豪。 生长在长江边的油库人善于与大自然做斗争,也更加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2015年集团公司推动绿色企业创建,王东带领大家响应号召,在上级公司的领导下,先后投用油气回收装置、油污水处理装置,在接卸码头、主库区实施披绿整治,淘汰高能耗设备,防范大气污染及水体污染。 2020年汛期,长江水位再次暴涨,虽然池州油库因为应对措施得力而安然无事,但长江上游漂下大量的垃圾却堆积在附近码头趸船和输油管线周边。王东和来自地方的工人一起,撸起袖子、卷起裤腿,经过一周的努力,将沿江垃圾清理干净,彻底消除了环保隐患。 自2008年起,在王东及其团队的管理下,池州油库多次获得“安徽省先进油库”称号。 王东测试保养油库阀控系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