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年轻“老师傅”扛起油库安全运营责任陈康国在浙江温州石油滨海油库工作的时间不算长,却凭借精湛的设备维修保养技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同事认可2021年04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家成
□赵家成 截至目前,浙江温州石油滨海油库已安全运行千余天。诸多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让这座年轻的油库在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维修、保养工序复杂的问题。毕竟想要精通如此多设备的“习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平时这些都是国哥在负责,他办事大家都放心!”员工赵磊说。他口中的“国哥”是滨海油库生产3组的班组长——陈康国。油库大大小小的设备他都熟悉,维修、保养工作不在话下。 “老师傅”的油库工作经历只有4年 “国哥,我准备把码头脱落的静电接地线重新接一下,你能不能过来一下?”“好的,我马上过去。”刚刚从罐区忙完回来,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的陈康国,收到组员的消息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码头。 “有您这个什么都会的‘老师傅’在,干活都轻松了不少,我要跟您多学学本领。”在陈康国的帮助下装完静电接地线的赵磊,用半是玩笑半是敬佩的语气说。 技术过硬、踏实认真,是大家对陈康国的一致评价。仪表、阀门、管道……油库大大小小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就没有难得住陈康国的。因此,大家都愿意叫他一声“国哥”。其实,陈康国在油库的工作经历只有4年,称不上是油库的老员工。 2017年刚入职的陈康国,抓住滨海油库刚刚建设完成准备投产的机会,深入学习各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迅速成长为油库的中坚力量。去年初,滨海油库大班组制度改革后,他通过竞聘上岗,成为生产3组班组长。 技术改造确保油气回收系统安全运行 今年1月,滨海油库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排查。在排查过程中,陈康国提出把油气回收装置的进油前阀与回油后阀,将手动闸板阀改造为电动球阀。该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国哥长期参与油库设备检维修工作,早把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摸透了,才能提出这样有效的改造建议。”滨海油库相关负责人表示。 “油库原来的油气回收装置进油前阀与回油后阀采用手动闸板阀,操作时间长、无法远控,最重要的是当设备出现故障停机时还有吸附罐淹塔的风险。改成电动阀后,要是遇上紧急情况,中控内操人员可远程关闭阀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风险,能保障油气回收系统安全运行。”陈康国说。 发挥领头作用带领组员共同进步 竞聘成为生产3组班组长后,陈康国认识到他不仅要继续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而且要发挥班组长的领头作用。 对油库的新员工,陈康国从不藏私,一有设备检维修任务就带着新员工一起上,现场为他们讲解设备运行、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对在油库干了很多年的老员工,陈康国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但工作时仍旧按照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并以身作则,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