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赵素娟 泥浆绽玫瑰

2021年04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 卉
16.8K

赵素娟(右)与泥浆大班交流钻井液密度控制情况。

    她是一个普通的80后女孩,爱美、爱生活

    她也是一个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跟“泥浆”打交道

    敷面膜“敷”出解决试验难题的灵丹妙药

    做美食“做”出“水代油”的锦囊妙计

    “走火入魔”的坚持让泥浆里绽出玫瑰

    她决心在钻井液研发征途上一路怒放

    “能为国家能源建设作贡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陈 卉

    2021年1月30日,江汉石油工程公司收到贺信,赞扬70221JH钻井队在泸203H53-1井创造的优秀业绩,谁能想到,这封贺信提到的业绩是一个80后女孩敷面膜“敷”出来的。她就是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钻井液研发中心负责人赵素娟。

    那时,为了应对区块生态敏感的问题,赵素娟全力研发环保型白油基钻井液。一次实验,破乳电压从600伏急剧下降到100多伏,赵素娟百思不得其解,晚上回家躺在沙发上边敷面膜边思考,不一会儿两边脸颊起了红疹子,又疼又痒。

    “这是常用的,怎么会过敏?可能是天热没保存好……等等!面膜如此,处理剂也会因为时间、温度的变化发生氧化,一点点改变都会影响泥浆性能!”深夜11点,赵素娟激动地赶回实验室,改换新样品,重新配伍。东方吐出鱼肚白时,电压显示器刻度终于重新定格在600伏。这次的研发成果白油基钻井液成为公司在中国石油川渝页岩气区块钻井队的标配,使钻井周期从120多天缩短到70多天。

    虽然年龄不大,赵素娟已经在“泥浆”里“摸爬滚打”了不少年。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只能被对方卡着脖子要钱。”2013年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刚进入涪陵,油基钻井液技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钻探成本居高不下,那时29岁的赵素娟和团队成员决定从零起步,展开国产油基钻井液研发。

    钻井液性能优劣的关键在处理剂,从上百种处理剂中找出最优配比的过程中,赵素娟屡屡受挫,却一直斗志昂扬:“失败是常态,随随便便就成功那才不正常。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每天“两点一线”奔波在实验室和井场之间,赵素娟和团队一起做了600多次实验,研究了7000多个数据,最终仅用一年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大大加快了整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国产化进程,每口井节约钻井液成本90余万元。

    正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时,赵素娟又有了新目标:“能不能研发一种环保钻井液来代替油基钻井液呢?”赵素娟很快得到公司支持,开始了“以水代油”的攻关之路。

    水代油的“魔法”说起来神奇,实现起来却不简单。“有3年时间我们都没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团队成员解丽影还记得,当时大家都很气馁,只有赵素娟仍然乐观坚强。这次难关的突破又发生在她家里,一天做饭时,她不小心把水倒进了油锅,溅起的油花烫伤了手,她却一瞬间忘了疼痛,突然明白“以前思路不对,我们总想将水完全变成油。但水就是水,不可能成为油,按水的性能对应解决问题就好了”。她兴奋地和正在涪陵会战的丈夫通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他,丈夫又心疼又生气,说她“简直走火入魔了”。

    靠着这种“走火入魔”的坚持,经过5年艰难探索,高性能水基钻井液诞生,开创了“水代油”绿色钻探先河。

    这些年,赵素娟创造50多项技术成果,8项获得国家专利,形成3大类别18种钻井液体系,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这枝在泥浆里怒放的玫瑰也引来了外界的关注,面对诱惑赵素娟却“看得淡”,她说:“能为国家能源建设作贡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两年前,赵素娟创新工作室成立,她计划攻关万能型环保钻井液,在特色钻井液技术研发征途上继续绽放光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